上海市首批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初显成效
为加强和规范本市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2006年6月,在市郊10个区县,确定闵行区颛桥镇黄一村等19个村,开展本市首批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近日,市农经站分两片召开试点工作交流会。经过市、区县、镇村有关部门近一年的共同努力,各试点村在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账务处理程序、实行收支预决算管理、完善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强化审计监督、提升会计队伍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基本达到规范化管理要求,试点工作初显成效。
一、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各试点村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根据本市实际和规范化管理要求,对原有财务制度进行梳理、补充和完善。重点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财务公开制度、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度、内部审计制度、财务开支审批制度等16项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完整、简明实用、操作性较强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有制可依、有章可循、有规可约,实现村级财务用制度管财、按制度管事、靠制度管权。
二、完善村级财务民主管理监督机制。一是严格执行民主决策程序。凡重大经济活动都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民代表会议一年至少两至三次。二是强化财务收支预决算管理。坚持“实事求是、量入为出、勤俭节约、收支平衡”原则,年初编制全年收支预算,经镇农经部门审核、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实施,年终编制决算报村民代表会议审议。未列入预算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未通过的预算项目不得实施。三是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作用。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小组,制定民主理财办法。民主理财小组参与制定收支预决算计划和财务管理制度,参与重大财务事项决策,审核财务账目。未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的原始凭证,不得入账报支。理财活动每月开展。松江区车墩镇高桥村做到每周理财一次。四是提高财务公开质量。在公开内容上,做到财务活动全面公开,重大财务事项逐项逐笔公开。在公开时间上,做到及时,依据具体事项发生时间,实行月度、季度和年度公开。在公开形式上,制作规范统一财务公开版面,设置固定公开栏。金山区枫泾镇菖梧村设立电子查询系统进行村务公开。松江区车墩镇高桥村组编《高桥村务》小报,每月一期,送到每家每户。五是实行严格审计监督。对主要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征地补偿费使用、公益性建设项目和财政专项扶持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等实施专项审计。
三、降低村级管理费用,促进集体经济发展。村级组织日常管理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崇明县竖新镇前卫村2005年管理费用70多万元,2006年仅为16万元,降低54万元。奉贤区金汇镇北丁村,2006年各类支出比2005年减少9.17万元,降幅达到11.9%。松江区泗泾镇张施村,2006年业务活动费开支比2005年下降20%左右。车墩镇高桥村,通过民主管理,2006年单基建工程项目一项,为村集体节约20多万元。
四、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村干部公仆意识、民主意识、作风建设明显增强,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得到保障,维护了农民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使村干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干群关系不断改善,群众来信来访显著减少。松江区车墩镇高桥村每年从村收入中拿出不少于15%比例的资金,用于村民分配。青浦区朱家角镇万隆村等,建立村扶贫帮困基金,对贫困家庭实施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