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从现在起至2050年,长江河口的盐水入侵强度有上升趋势,不仅会影响长江口现有的水源地和正在建设的青草沙水源地的水质,而且还将影响黄浦江下游多个水厂水源的水质,成为上海城市供水安全的“主敌”。上周末公布的《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9》建议,上海有必要再建一边滩水库,即使遇上极端枯水年份,也能保证有足够多且优质的淡水供市民使用。
报告主编、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杨桂山研究员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这是叠加了海平面上升、三峡工程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的双重因素后得出的分析结果。
全球变暖已令全球海平面在上个世纪平均上升了10~20厘米,并将在21世纪加速上升。长江口沿岸地区相对海平面上升速度,远高于全球平均值。据多种气候模型预测的综合分析结果,2001年至2050年,长江河口的海平面可能上升40~60厘米。
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又引起了长江河口水文环境的复杂变化――水质下降情况,因不同水分年和不同月份而有所差异。加上海平面上升产生的效应,长江河口盐水入侵的强度将有所上升,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上海城市供水的水源地水质。黄浦江沿岸主要取水口水质受到的影响,主要出现在枯水年的10月份至翌年的1月,10月和11月。
因为避咸蓄淡能力严重不足,上海已开辟新的水源,正在长江口南北港分流口下方建设国内最大的江心河口水库――青草沙水源地,预计明年就能开始供水。杨桂山指出,在大多数情况下,盐水入侵对青草沙水源地的影响不是特别大。但是在某些极端枯水年,盐水入侵也明显增加青草沙附近水体的含氯度,增加其不可取水时间,甚至不能排除青草沙水源地连续7天不可取水的可能性。
被形容为长江第二份“体检报告”的《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9》,为上海未来城市供水安全出谋划策。
■加紧长江口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可大幅降低吴淞口以上河段水体的含氯度,显著改善这一带的水质。
■在取水集中的长江口南支南岸,选取合适的岸段修建边滩调节水库,在枯水季发生盐水入侵污染以前,大量蓄存淡水。
■优化各重大水利工程的运行调度方案,使它们能联起手来保护长江河口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比如,在长江枯水年份延长三峡的蓄水时间,提前分散蓄水,尽量避免10月份过度集中,以防止该月水环境的恶化。万一遇上盐水入侵形势严峻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应急调度方式,尽量增加泄水水量,减轻盐水入侵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