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追寻小平足迹,投身复兴伟业”,由上海市学生联合会主办的京沪大学生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主题座谈会8月12日在上海交大举行。来自清华、复旦、上海交大等10余所高校的大学生代表,交流了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会,以及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与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
大学生们对邓小平同志怀有深厚感情。清华大学学生朱艳红动情地说:“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怀念一位慈祥的长者。他有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淡泊的心境,在他三落三起的坎坷人生中,还常常说‘如果天天发愁,日子怎么过’。当他离开我们的时候,角膜捐献出来了,遗体捐作医学研究,骨灰也撒到祖国的大海里。他什么都没给自己留下,但是我们永远把他铭记在心。”
在座谈中,邓小平同志说过的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被大学生们反复提及,邓小平同志的那份深切爱国情怀令学生们震撼。
大学生们对邓小平理论指引中国改革发展有着自己的认识。学生们谈到,邓小平理论和思想是平实无华的,他让人们回到现实和社会生活的本身,从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出发进行思考和创造。他平实地探索中国社会发展繁荣之路以及各方面的关系和问题。他条理分明地说出一些平凡的愿望与做实事的方法,但要落实这些平凡愿望,却需要很不平凡的勇气与毅力。
大学生应如何继承伟人遗志,发扬伟人精神,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复旦、交大等高校学子谈到,大学生要学习邓小平同志勤奋、乐观、豁达、百折不挠等精神品质,不断加强道德修养;要广泛深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实事求是地看待中国的现状,在多元文化包围下学会吸取精华,在自身成长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心系祖国未来,胸怀远大志向。大学生们认为,高校学子还应该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传播新知识、新理念贡献力量。清华大学博士生报告团自1999年来,赴全国各地作了数百场报告,受众面有10万人次;上海交大学生响应党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召,利用暑假到东北地区参与企业科研攻关和战略规划,受到企业欢迎。
座谈会上,京沪两地大学生还向广大青年学生发出倡议:深切缅怀邓小平的人生历程,以小平同志的伟大精神引领我们大学生健康成长;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用其科学性和实践性增强我们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坚持与时俱进的作风,掌握和树立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