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特别行动计划》、启动“高校―――浦东大学生就业对接行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蔓延,而浦东却丝毫没有停止招贤纳士的脚步。上周复旦大学招聘专场余热犹在,3月4日新区再次组织171家企事业单位、1800多个应届生就业岗位造访交通大学,抢占春“播”人才的先机。
去年第四季度,浦东劳动力市场招聘需求呈下降趋势。同比上年,招工录用人数减少4139人;招聘单位和招聘岗位数分别下降44.7%和12.7%。困难形势下,浦东敢于抢先播种,看到的正是危机中的机遇,抢先一步反而能觅得更多高素质人才。不过寒冬播种还需讲究技术,针对大学毕业生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浦东启动了人才储备计划,通过举办12场各类高校毕业生招聘会,提供1.8万个高含金量岗位优先吸纳大学生,并重点推出约300个基层公务员、干部储备岗位和4000个企业、社区公共管理服务见习岗位,为播下的人才幼苗提供成长的时间与空间。
危机也带来了实现产业转型的契机,浦东更着眼长远发展。记者发现,招聘会上不乏盛大网络、申银万国、罗氏研发、中芯国际等业内知名企业,产业涵盖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多个领域,且都符合新区未来的产业规划发展方向。以金融业为例,目前浦东拥有各类金融机构540多家,约占全市总数70%,吸引金融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
围绕开发国家战略和综合配套改革,浦东人才集聚高地效应不断壮大,让寒冬“播种”更有底气。新区目前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总量已由2001年的24万人发展到2008年的48万多人。硬件配套方面,浦东积极推动人才安居工程,目前已建成32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入住人才近1万人,预计到2010年将建成人才公寓3.7万套,共230万平方米,可满足10万名人才的安居需求。
而软环境服务方面,国有和民营、中资和外资互补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截至2008年,浦东中外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已发展到150家,实现产值200亿元,占全市四分之一。针对人才创业发展瓶颈问题,新区加大政策创新和改革探索力度,累计出台人才政策14个,着力解决人才税收、户籍、居住、子女入学入园和医疗等难题。此外,新区累计投入近15亿元科技发展基金、总量20亿元的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撬动创投资本109亿元,向浦东生物医药、数字新媒体、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高科技企业投资超过3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