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这几天,长宁区内1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研究机构收到了区科委转发的一封“英雄帖”:ARJ21支线飞机量产在即,请各企业提供与之配套的“拳头产品”。短短一周内,区科委企业服务部就接到了好几个咨询电话,部分企业和研究机构已提交了相应“简历”。
ARJ21―700是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涡扇支线飞机,预计将在2010年开始量产并投入市场,并将尽可能采用国内的配套产品。长宁区科委获得相关信息后,第一时间就把这一需求向区内企业群发了电子邮件,并附上一份表格,由企业自己填写可配套的产品。区科委将从企业回复中筛选出一批有实力的配套产品,推荐给生产支线飞机的公司。
“ARJ项目有着巨大的带动作用”,区科委企业服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国产支线飞机一旦量产,对于新材料、仪器仪表、电气设备等产业,将产生相当大的推动作用。根据国际经验,飞机制造业对一个地区的影响将从金属原材料到加工业,再到物流配送和服务产业。
中航商飞公司将在更广范围内陆续发布需求信息,不过他们非常看好长宁。因为长宁作为虹桥航空枢纽港所在地,本身就有一批与民航业相匹配的生产和服务型企业。还有一批转制研究所在新材料方面“术业专攻”,正好和飞机内饰材料的需求相吻合。例如此次最先回复的上海东华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他们提供了依托东华大学技术力量开发的两类技术:舱内航椅的面料、挡火层、缝纫线等,以及复合吸音隔声材料。
另外,“数字长宁”集聚了不少信息技术类企业。过去这些企业大多集中于数字媒体开发,现在区科委正通过数字媒体联盟,将支线飞机的需求同样告诉这批企业,鼓励他们针对飞机飞行控制需求,开发出高性能的软件。这几天企业服务部接到的咨询电话,也多半来自IT企业。不少企业认为,目前经济“寒冬”的情况下,除了靠自身努力拓展市场渠道,政府帮助企业搭上类似ARJ这样的大项目“快车”,不失为“雪中送炭”的好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