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宁德:古田两村庄明清古民居群亟待保护 _福建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99


( 杉洋村明代古民居群)

        最近,古田县杉洋、长洋两村村民反映,称由于得不到正常的维修与保养,两村有着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明、清朝代的古民居,正面临着损毁和坍塌的境地,古民居保护刻不容缓。村民们呼吁有关部门能尽快组织有关专家,对两个村古民居进行评估和维护,共同拯救这难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接到群众的反映后,记者于近日前往古田县杉洋、长洋两村进行调查。

        走进这两个村,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杉洋镇的杉洋村历史文化悠久,南宋朱熹曾在这里讲学。漫步在杉洋村的古道上,一座座古民居就像一幅幅山水画,让人流连忘返。杉洋村主任李在春介绍说,杉洋村至今尚存的明清时期的古民宅有200多座,其建筑舒阔深广,造型考究独特,装饰古雅精美。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时思堂、三房厝、新朋厝和积庆堂等著名古民居基本上原貌保存完好,但部分古民居因年代久远、保护不力等原因,都不同程度受到损害,有的房屋因木构件被盗而残破不堪,有的古民居因火灾而毁于一旦,着实让人心痛。

        吉巷乡长洋村地处古田县北部边界,村里前清时期的古民居共有43栋,占地1万多平方米。站在山坡上放眼望去,长洋村古民居分布错落有致,粉墙黛瓦鳞次栉比,给寂静的山村平添了几分神韵。

        村主任徐孝来说,2006年8月,省里一批专家专门到此考察。调研结束后专家们一致认为,长洋古民居群古朴壮观,独具风姿,文化底蕴深厚,是现存最完整的明清古民居标本,是福建传统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已具备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的报批条件,同时也具备作为古文化旅游景区开发的条件。但由于抢救、保护不及时,长洋古民居在风雨的侵蚀下,有的墙体倾斜,产生裂缝,有的屋顶损毁、漏雨,有的古屋因木料虫蛀严重而濒临倒塌。

        据了解,明清时期古民居群,是古田县民居建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些古民居的特点是:占地面积大,六扇三进大院结构,高墙深院富丽堂皇,飞檐翘角雕龙附凤,豪宅墙头永不褪色的泥塑彩绘以及房屋立柱下形态各异的柱础,其典雅华美堪称绝伦。 宁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傅熹告诉记者,古田的杉洋村和长洋村,已于今年5月4日被评定为宁德市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但由于保护意识不够,杉洋村和长洋村古民居现状堪忧。

        傅主任说,目前对古田古民居造成破坏的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村民为改善居住条件,随意破坏了古民居的原真性、完整性;二是外出打工的农民增多,古民居长期处于无人居住和管理的状态;三是文物保护意识薄弱,村民无力修缮,任凭古民居在岁月的侵蚀下损毁。

    古田县文化局一位负责人对此现象感到很无奈。他说,古民居保护牵涉范围广,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而且许多古民居的维修费用甚至高于新建房屋,村民对保护古民居缺乏积极性。而且,按照现行政策,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不能补贴私人产权的文物,不少有重要价值的古民居,因此无法得到及时的维护。现在我们一方面进村入户宣传保护文物的重要性,一方面向上级有关部门呼吁,派专家对古民居现状进行全面摸底,以便于今后的保护。

        傅主任也告诉记者,宁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将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2008年7月1日起执行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相关规定,协同相关部门,尽快拿出具体方案,保护好这两个历史文化名村的古民居。(庄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