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中科大上海研究院探索“公办民助”新模式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24


  7月30日,中国科技大学上海研究院在上海康桥举行揭牌仪式,这是中国第一个“公办民助”的高等研究院。它的建立,表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始了新的探索。
  
  办学模式独特运行机制灵活
  
  7月30日的揭牌仪式云集了海内外众多顶尖科学家,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Gerard’thooft教授及12位中科院院士。对于中科大上海研究院采取的“公办民助”的崭新办学模式,大家一致认为是教育改革的新探索。所谓公办,是指中科大作为学院的办学主体,学院的教授选聘、项目基金申请、研究生招生等重要事宜均纳入中科大的管理体系;所谓民助,是指全部资金均来自民间投入。
  
  目前,占地500亩的校园和一期30000平方米的校舍竣工投入使用。学院依照国际惯例,采取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首席科学家制,同时成立教育发展基金会,为学院运作提供资金保障。
  
  “规模不大,人不多,却是精品研究院。”在揭牌仪式上,中科大校长兼中科大上海研究院院长朱清时院士不断强调这一点。因为办学资金来自民间,所以,“这里是中科大的特区,在其财务独立的同时,其人员招聘也不受限制。”朱清时院士信心百倍,“传统高校体制受计划经济影响大,改革起来很困难,中科大上海研究院这样的模式可以作为一个探索。”在这样的体制下,学院可以通过考核竞争,自由解聘教授,从而使研究人员保持活力。
  
  另外,中科大上海研究院将打破原有传统高校的人员评价体系,“我们不会按照论文篇数去判断一个人,即使他几年不写一篇论文,只要他从事的是有价值的研究,我们就会提供最好的条件给他。”
  
  培养顶尖人才出原创性成果
  
  在揭牌仪式上,高等数理科学研究中心同时宣布成立,对于选择在上海开设数学物理这样的纯理论研究中心,朱清时院士说,“纯理论研究不能迅速显现市场效益,只有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地区,才会更多关注纯理论研究。”
  
  高水平的研究机构是经济科技发展的火车头,与会人士认为,该研究院的建立对于上海的经济科技发展意义深远。今年9月,金融工程研究所也将宣布成立,该研究所将利用中科大数理统计优势,为中国金融领域提供金融创新产品与服务。据悉,中科大上海研究院还将逐步建立一系列与上海发展相关的产学研结构,并从上海地区高科技产业中寻求支持。
  
  “我们希望把中科大上海研究院办成像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那样的学院。”朱清时院士强调,该研究院将设立前沿学科,创建优质的科研和生活条件,吸引世界一流教授。“上海研究院的目标是在5到10年时间里办成亚洲一流的研究院,出原创性成果,培养顶尖人才,并成为中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先行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