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在“访问工程师”计划的支持下,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环境工程系青年教师吴雯杰,最近得以到德国企业1WEEE参加实践,深入了解这家电子废弃物回收企业。作为培养高技能教师的重要举措,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最近在全校推广了“访问工程师”计划,从今年开始,所有专业教师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都必须具有企业实践经历。
“不了解企业,怎么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教师和企业零距离,才能培养出和企业零距离的学生。”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副校长胡晟这样表达学校推出这项计划的目的。据介绍,工学结合是二工大的传统,近些年,新进教师中很多有博士、硕士学位,却没有企业工作经历,高技能教师队伍存在结构性矛盾。从2007年开始,该校首先在五个学院试点“访问工程师”计划,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第一线参加实践,从而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该计划制定了严格的实施程序,规定教师必须带着课题到企业,去企业之前要接受申请答辩,从企业回来之后要进行考核答辩。计划实施以来,至今已有3批40多位教师通过专家评审获得学校半年全额资助下企业实践,分赴隧道工程、信息技术、汽车制造等各个企业。教师们像企业的员工一样,准时上下班,熟悉企业的运作,也帮助企业解决技术上的难题。
从企业回来后再上课堂,教师的底气就足了。青年教师田浩彬说:“来自企业的技术是最鲜活的,课本中哪些是重点,哪些应该在课堂上强化,现在心里非常有数。”去年她曾到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脱产工作半年,从企业回来之后,她就开始动脑筋修改课程,并提议加上一个原本没有的章节――《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以往讲授传统冲压比较多,企业经历告诉我,汽车覆盖件技术比传统冲压更重要,学生如果不了解,将来遇到相关问题就无法解决。”吴雯杰也打算今后讲授电子废弃物课程时,要加强相关法律内容的讲解,因为她在企业里发现,相关国际法规非常重要,学生必须了解。
二工大今年在全面推行该计划时进一步作出规定,明确所有专业教师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都必须具有企业项目实践经历,从而提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真正做到与企业无缝连接。按照规划,到2010年,该校专业教师中具有半年以上企业实践经历的比例要达到40%。此外,二工大还要面向企业、科研院所选聘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专业学院选聘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