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凡“亲水”的旅游景点都备受欢迎,其中最火爆的当然是漂流。福州周边几个漂流景区几乎每周爆满,最多时,一天要接待一千多人。记者调查发现,福州周边的漂流景区在首要问题即保障游客安全方面大多做足了工作,但在配套设施及服务上,一些景区却暴露出了诸多不足之处。业内人士分析,这跟漂流极强的季节性有直接关系,但完全可以改进。
吃饭像打仗
“导游没安排餐桌,看哪桌吃完就赶紧抢,吃的时候还有人在身后站着等。”
与乘竹筏漂流一路悠闲看风光不同,现如今,福州市民眼中的“漂流”更多地代表着刺激与惊险,坐在皮划艇里顺湍急或缓慢的水流而下,三四米的落差不算高,湿身、翻船也只是小儿科。
福州市民第一次接触“漂流”是在1999年,那时福州有了第一家漂流景区,当时一张门票就要168元,跟团报价218元,这在近郊一日游中算价格颇高的,但开业时仍迎来一千多位游客,“盛况空前”。
从那以后,福州便陆续涌现出更多的漂流景区。如今,仅北峰就有三家,八县也分布若干个,目前门票价格均在百元上下浮动,跟团一日游报价在138元到158元不等。每逢周末,每个漂流景区两天的接待量加起来一般不低于2000人,五天工作日的接待量一般在500人左右。
市民选择漂流景区,首要标准是惊险程度,“哪家落差最大我就去哪家!”其次才是漂流时间长短、服务质量等。尽管如此,记者调查的结果是,市民对一些漂流景区的服务质量怨言颇多。
市民张小姐上周到一家漂流景区游玩,吃饭的过程很辛苦,“几百个人挤在几十平方米的餐厅里,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导游也没安排桌子,我们只能瞄哪张桌子快吃完了就抢位。”张小姐吃饭时,又有人站在身后等,“那感觉就像被人盯着吃饭,吃得很赶,很累。”
漂流像赶场
“等别人漂完才有皮划艇,一等就是个把小时,心情都被破坏了。”
漂流景区的皮划艇一般在300艘左右,看数字,应该足以应付千名游客,但问题也出在这里。
林先生一家十几个人上周日到一景区游玩,吃完午饭领了救生衣、鞋子和帽子后,兴冲冲地到起漂点时,却被告知起码得等上半个小时,因为要等皮划艇运上来。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另外一个景区。当皮划艇从漂流结束点运送到起漂点时,有两个团队在等,20艘艇,只能上40人,而这两个团队,一队30人,一队20人。30人的团队先走,于是20人的团队只能分成两队,先走10人,剩下10人只能等下一拨皮划艇。这样,先到达终点的10人又要花半个小时等剩下的10个人,游客多有怨言。
淋浴间不卫生
“满地都是脏东西,而且没有热水。”
一些景区的卫生条件也不容乐观。有的淋浴间只能容纳十人,游客洗完澡扔的垃圾满地都是,也没有及时清理。
而且晚到的游客经常没有热水洗澡,“从溪水里刚出来,最好能洗热水澡,不然被风一吹,很容易感冒的。”福州某单位的陈先生说。
还有一些小细节,朱小姐有一次就碰到尴尬事,景区提供的塑料鞋号码都偏大,结果漂流时,女生的鞋子都冲没了,只能光着脚上岸。
业内人士建议:
改进空间很大
服务意识要加强
“造成这样的情况,漂流的季节性是一大因素。”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一般只有6月到10月才能下水,也就是说单纯漂流的景区只有5个月的时间营业,剩下的7个月只能靠景区观光来维持营业,所以突然来千把号人,发生服务质量跟不上的状况也是难免。”
但完全可以改进。餐饮方面,可加强跟旅行社之间的沟通,将桌号和就餐时间规划好,游客到达时间误差一般不大,就餐时间可与游客沟通,适当缩短,这样可以减少等待的情况;时间方面,可错峰安排,旅行社将团队游玩时间错开,分为早上与下午两拨,可缩短客人等待时间;卫生条件方面,可安排人员多清理,热水可以旅行社预订的人数为标准,适当多提供一些,以应对无法预知的散客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