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3月21日,“36条”实施细则在张江高科技园区举行首场宣讲会,共有500多家企业的相关人员前来听讲,显示出本市科技企业对于创新政策的高度关注。这也标志着关键的政策落地工作已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启动。
去年5月,本市出台《实施〈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若干配套政策》(简称“36条”),力求最大限度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10个月来,按照政策透明、流程清晰、责任明确、任务尽责要求,各政府部门积极制订“36条”实施细则,目前已有12项相关政策发布并实施。
“有政策”,并不等于就能“用好政策”。为让实施细则尽快转变为科技企业的创新“助推力”,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昨天在科技企业密集的张江举行了首场宣讲,由税务人员具体解释企业研发投入如何享受所得税优惠的政策。原定300人的会场被来自全市的500多名听讲人员挤得水泄不通,数百本政策汇编书籍在开场前也被一抢而空。
上海新生源生物医药公司沈卫说,科技公司花大力气搞研发,以前总担心短时期内无法收回成本,从而增加企业负担。看到实施细则内有“研发投入抵扣”、“加速折旧”等举措,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企业的研发风险,心里更有底。上海市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人员对现场派发的《企业技术创新、开发等所得税政策操作流程图》赞不绝口,认为简单易懂,操作性强。还有不少听众希望以后经常举办此类宣讲,同时增加问答时间。
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将成为“科技政策信息集散地”,负责宣传、辅导“36条”实施细则和其他创新政策的具体工作。从现在起,企业如对政策有疑问,可向服务中心咨询(电话5308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