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今年是“十一五”开局年,本市将按照“十一五”人才发展专项规划和“十一五”合作交流与对口支援专项规划的要求,首次编制人才开发服务全国工作的项目计划。记者昨天从市人事局获悉,目前初步确定的项目共计237个,总投入5200多万元,涉及了人才培训、智力合作、人才交流服务等3个方面。
“十一五”期间,本市将继续发挥人才、技术和智力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开发服务全国的长效工作机制,全方位推进上海与国内其他地区的人才开发合作交流,促进人才区域间协调发展,推动区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本市将以对口支援地区为重点,通过集中培训、远程教育、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为全国各地区至少培训20万各类人才。
本市首次编制的人才开发服务全国工作项目计划突出三个重点:一是以八个对口地区为重点,主要涉及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公务员和教育卫生事业的人员;二是以人才培训为重点,参与人才培训和智力交流的人数达1万多人,参与专题讲座和远程培训的人数近2万人;三是以社会事业为重点,特别是涉及保障对口地区“四个基本”(基本生活、基本生产、基本教育、基本医疗)的项目。
今年本市人才服务全国工作的重点是通过项目聚焦,进一步发挥好上海人才资源的辐射作用和上海人才市场的辐射功能,形成以智力服务为特色的品牌优势。一方面是构建人才交流服务平台,具体包括:与长三角地区共同建设人才交流网络,举办长三角网上人才交流活动,促进人才资源共享和自由流动;为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企事业单位来沪招聘人才提供服务,逐步引导各类人才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工作;发展异地人事代理,促进资格互认,为人才跨地区流动创造更好的条件;扩大人才流动、人才认证等人才交流技术和资源共享,帮助对口地区、中西部地区提高人才服务水平。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和鼓励本市高校毕业生从事“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到西部地区就业,重点帮助西部地区特别是对口支援地区提高基础教育和基本医疗水平。
此外,本市还将系统收集历年来在干部选派、志愿者、支教、支医等方面的政策,按照新要求,制定全市人才参与服务全国,特别是赴对口地区的政策,引导和鼓励本市各类组织和各类人才参与国内人才服务,形成全市人才服务全国的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