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实施食品放心工程 上海新推十大举措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86

食品卫生正越来越为公众所关注
  在5月12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府发言人焦扬通报了今年上海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的十大举措.
  焦扬说,上海对食品安全一直高度重视,市政府把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作为政府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把保证食品安全作为维护上海城市安全的重要方面。去年全市针对粮食、水果、肉、蔬菜等开展了一系列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年,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要求,上海制定了2004年食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这个方案聚焦的重点产品是肉禽制品、蔬菜和豆制品,突出的重点环节是农贸菜场和各大超市。具体来讲,将从十个方面加以推进,每一个方面都直接关系到市民百姓的餐桌。
  --加强对畜禽饲养生产的安全监管,使之制度化、规范化。本市将全面建立饲养质量记录规程,实施档案畜牧;强化对兽药、生物制品的监督检测,特别是加大对瘦肉精等违禁、有毒有害物质的抽检力度,瘦肉精检出率要在目前1%的水平上继续下降;同时进一步做好畜禽疫病预防、检疫工作,使出栏上市的畜禽都检疫合格。  
  --加强生猪流通和屠宰的安全监管。今年要建设2个现代化生猪屠宰场,关闭不符合标准的小型屠宰场,使本市的生猪屠宰场布局得到优化。同时,开展屠宰场专项整治,特别要严厉打击私屠乱宰、制售注水肉和病害肉等不法行为,注水肉和病害肉上市必须受到全面遏制。  
  --加强禽类流通和屠宰的安全监管。今年将对禽类屠宰场、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进行整体规划,同时建立禽类屠宰及产品流通的技术标准规范体系,确保禽类产品的流通质量安全。这样上海在防范禽流感等疫病方面将有一个长效机制。  
  --加强蔬菜农药残留的监测。由于上海的蔬菜货源大量来自外省市,因此除了禁止本市菜农施用剧毒农药外,还要加强对外省市进沪蔬菜的农药残留监测,对残留超标严重的样品要追根溯源。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必须及时从货架上撤下,并按规定销毁。今年的目标是,蔬菜农药残留平均超标率下降3-5个百分点。  
  --加强豆制品产销质量安全的监管。重点打击地下豆制品加工窝点,坚决取缔无证经营,整顿不符合标准的豆制品加工厂。同时加快推进实施豆制品行业的发展规划,重点促进加工企业设施达标。在流通领域,进一步完善“豆制品送货单”制度,改善流通运输和销售条件,构筑起一个安全的营销网络。  
  --加快推进绿色市场建设。上海已经出台了农副产品绿色批发市场标准和绿色零售市场标准,要根据这两个标准督促食品市场完善软、硬件设施,加速推进绿色市场认证。今年年内至少要新建一个食品绿色市场。 
  --对学校食堂、餐饮企业全面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实施比率分别达到100%和90%以上。通过这项制度的实施,提高对学校食堂和餐饮企业的监督管理效率。
  --积极推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上海已经对米、面、油、酱油、醋等五类食品实行以QS认证为核心的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也就是说,这5类食品必须经过安全认证后才可以上市。今年这一制度要扩大到肉制品、乳制品等10类食品,剩余的13类食品年内也将开始受理申请,上海将尽早使这一准入制度覆盖全部的加工食品。  
  --加强对保健食品的安全监管。针对社会反响很大的保健食品违法添加化学药品问题,今年将重点抽检标示辅助降血糖、减肥、改善睡眠、辅助降血压等功能的保健食品,打击危害人体健康的违法活动。  
  --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及时、客观、全面、协调一致地公示食品安全信息,并探索食品安全信息定时集合发布的机制。
  据有关方面统计,上海食用农产品的年消费总量约为735万吨,其中粮食280万吨,蔬菜210万吨,瓜果120万吨,畜禽75万吨,水产品50万吨。总量当中,55%强来自外省市。面对这样庞大的消费量,安全监管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焦扬透露,有关方面将起草相关法规,完善监管制度。同时为了改变食品安全多头管理的状况,本市目前正积极构建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的新格局。这一格局包括集中统一、协调有力的高层指挥系统,分段切块、主体明确的行政运作系统以及统筹协作、操作灵便的技术检测系统。焦扬表示,希望新闻媒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违法事件予以曝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