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新路取什么名,邀请市民来献策,这是上海近日出现的新鲜事。新开发的南汇临港新城有11条道路需要取名,上月初,市地名管理办公室通过网络及张贴海报等形式向社会各界征集取名方案,得到普通市民的热烈响应,其结果将于5月底公布。
市地名办表示,他们将对征集来的道路名称进行初步的重名同音查询,避免新路出现重名或同音,然后送到有关专家手中,以论证会的方式作进一步推敲,最终形成两套方案供临港新城方面参考,在5月底推出最终结果。
本市路名的命名基本遵循了一个规律,即南北向道路以我国省名命名,如西藏路、陕西路等;东西向道路以我国城市名命名,如南京路、汉口路等;同时还采取地理方位相对应的取名方法,使路名的指位性更强。如东北部的杨浦区有鞍山路、锦西路等。西南部的徐汇区有桂林路、钦州路等。新建设的安亭国际汽车城和嘉定新城区地处本市西北部,塔城路、于田路等凸现我国西北文化风情的路名遂应运而生。
据市地名办介绍,自1997年以来,申城每年平均批准诞生163条新路名,其中以去年批准新路名最多,达377条。但在路名命名的过程中,仍会有一些误会发生。譬如,要求以“××大道”为路名的申请经常会出现。
市地名办指出,道路宽度必须达到60米以上,这是以“大道”为名的首要条件之一。还有的道路区域要求定名为广场或中心,也每每因名不副实而被管理部门驳回。“广场”区域,其用地面积必须在1万平方米以上或占地8000平方米以上,四周由道路围成相对完整的非居住用途建筑群,且有2000平方米以上的集中公共场地(不包括停车场、消防通道)。“中心”地带,必须是用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且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并具有某种专门功能的非居住用途的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