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23件立法议案全部审议完毕 《促进就业条例》进入调研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26

  23件由市人大代表提出的立法议案,已经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全部审议完毕。在4月14日举行的市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上,市人大法制、内务司法、财政经济、教科文卫、城建环保委员会分别报告了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议案的审议结果。其中《上海市促进就业条例》等百姓关注的立法案,被纳入了调研和论证计划,并将尽快形成法规草案,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搬迁水杉需要法规撑腰
  案由:本市众多小区存在水杉遮挡居民阳光清风现象,仅长宁区就有5000多棵水杉影响到3万多户居民的生活。市人大代表刘正东等为此提出议案,要求修改《上海市植树造林绿化管理条例》。他们提出,本市七八十年代种植在居民区的一些水杉树,现在已经长成参天大树,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可现有法规又对树木的迁移和砍伐有严格规定,以至于迁移和砍伐淘汰居住区的大型水杉存在法规障碍。
  回声:市人大常委会已将制定新的上海市绿化管理条例列入今年的立法调研项目。市政府有关部门正在抓紧进行立法的前期调研,并准备针对水杉扰民等特殊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在年内制定相关技术标准或规范。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要有法
  案由:女子越剧、海派京剧、淮剧、昆曲、沪剧、滑稽戏、金山农民画等,这是上海创造的具有独特遗产价值的海派文明与都市文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任务显得非常紧迫。为此,罗怀臻等代表提出,上海在保护自然和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抓紧立法,明确认定机构的法律地位,规范申报程序,制定审核标准,以便依法对不同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保护。
  回声: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塑造上海城市精神的重要内容,上海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要谨防海派文化的流失。建议市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及时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地方立法空间及海派文化内涵界定等立法重点与难点问题。
  
捐赠行善要有规范
  案由:扶贫济困是受困难群众欢迎的好事。可是目前本市还存在着多头募捐、重复募捐、捐赠行为不规范、捐赠优惠措施不明确等问题,影响了公益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陈铁迪等代表提出制定上海市实施《公益事业捐赠法》细则,规定对开展大型的、上街的募捐活动设定严格的审批制度,规定在募集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工作经费,准予对捐赠者的捐赠总额在所得税前全额扣除,建立统一的行业管理体制。
  回声: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建议市政府结合代表议案开展调查研究,待条件成熟时制定政府规章或者提出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议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