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从建筑节能研讨会上获悉,今年,上海一半新建(在建)住宅建筑围护结构将执行节能设计标准规定,到明年底争取新建住宅和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全部按节能标准设计和建设。
招数一让房子“穿衣戴帽”
今年,上海全面执行《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强制设计标准》,墙体、门窗等围护结构保温技术被当作节能的重要手段。
施工时在住宅的外面穿上一件“毛衣”(外墙保温系统),顶上戴“帽子”(增强层面保温),外窗采用中空玻璃保温窗,就会产生冬暖夏凉的效果。有的建筑在墙体内留有空气层,内置具有防水反光特性的材料,顶上还有双层帽:第一层帽是太阳能储热板,利用太阳能进行空调制冷制热或提供热水等;第二层帽是保温帽,在屋顶敷一层高密度泡沫板,阻止夏天炎热的阳光,可使室内自然温降低2℃。而每降低1℃,空调减少能耗10%,居住在内的人也感觉更舒适。
招数二让管道联网“借光”
在一些大型生活小区内,完全可通过联网“借光”来节能。在昌里花园三期住宅项目中,小区草坪灯、路灯等就借了太阳能的光,而全装修房中采用直燃式中央空调系统,实现供气供水供热“三联供”,如此管道大联网明显减少能耗。
当然,中央空调设计安装要合理,否则也会出现“电老虎”。本市西区曾有一幢20多层高的办公楼,每年空调费高达500万元,原因就是中央空调只有一个“总司令”,要关一起关,要开全楼开,每年至少造成40%的浪费。
招数三让空调“铺在脚下”
一种在北方流行的“地板空调”,其实也比较适合在沪上300平方米以下的家庭住宅中使用。
诸多热水管铺在地板下面,利用空气源热泵产生热水,冬天热气就从人体脚部传上来。夏季产生冷水,通过风机盘管组成家用中央空调系统,冷风就先从脸上往下吹。
这种没有噪音的“地板空调”,在从空气中取热时,每耗费1度电会产生相当于3度电的能量,在上海康桥半岛的三层别墅中试点应用时,节能效果达40%左右,运营成本大大低于光“吃”电的中央空调。
相关链接
统计显示,目前上海建筑能耗约占全市总能耗的四分之一。
上海每年竣工的住宅建筑20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近1000万平方米,如新造建筑节能技术应用得当,每年可为上海节约近80万吨标准煤。
当前住宅节能技术包括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和设备节能技术,可为不同建筑“量体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