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市民习惯沿河走走 今年上海市75条河道变清变美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25

  

  波光粼粼的河面,倒映出岸边刚栽下的柳树和水杉,远处一些刚刚锻炼好的居民在这里休憩。近日,家住闵行区莘庄镇战斗河畔的市民发现:这条“昏迷”多年的臭水浜终于“苏醒”了。其实,上海“苏醒”过来的河道岂止这一条。去年完成中心城区骨干河道变清后,今年上海还计划完成75条、长达98公里的河道整治。截至3月24日,其中的6条河道已告别黑臭。
  如今,与河为邻的上海人不再烦恼,而以此为幸。家住普陀区真源小区的林女士,三年前以每平方米2400元买进那里西虬江边70多平方米的两房一厅,没想到入住后竟发现蚊蝇成群、河臭刺鼻,不得不常日紧闭门窗。林女士到处托房产中介,就是卖不掉它。今年,西虬江经过治理岸绿水清,沿河还有小亭小径、石桌石凳,原来的中介找到林女士,要以每平方米4100元的价格让她出手,可林女士却再也舍不得了。大华一村的业委会郑主任曾和小区内200多位居民联名请愿快快治河,这封信的开头竟是用几百只蚊虫的血写出来的,信上至今还粘着几片蚊子的翅膀,实在令人触目惊心。当时,小区里那条夏场浦打过药水后能扫起一大碗蚊子;今天,河两岸已成为居民们晨练散步的首选地。
  河道变清、变美了,天天都有新惊喜。在苏州河畔,每天都有绿色在生长,越来越多的市民把“沿河走走”当成习惯。已退休的章先生居住在苏州河长宁区段,新建成的2.8万平方米虹桥河滨公园,为苏州河滨河景观绿化带镶上了一块翡翠巨石,成为他最喜欢去的地方。其实,顺流而下,另一块偌大的“绿宝石”将更加光彩耀眼,她就是位于江宁路桥以东、三面临水的“梦清园”。还未正式开园,梦清园内已有捷足先登的市民前来游玩了。这块苏州河沿岸最大生态休闲绿地占地8.6公顷,绿化率高达84%,其中草坪面积近1万平方米、乔木和灌木面积达5.4万平方米,并以一座活水广场统领全园。今年的苏州河,不仅会更绿,而且会更美,因为今年苏州河沿岸将新建10块绿地,新增绿化面积23公顷。
  笔直的河道、石头的驳岸,曾经是上海治理河流的标准,现在它们正在回归生态。
  年过七旬的顾老先生,每天清晨都要在高桥港亲水平台上锻炼身体,这条昔日的臭水浜,如今已成为一个亲水、乐水的好去处。他告诉记者:高桥港的南侧,已建成一个100米宽的滨河带状开放式游园。该游园内,亲水平台、小木屋、跨越流畅花带的小木桥,以及木汀步组成了亲水空间。靠岸或是原木做的护栏和走道,或是草坡浸入河底的亲水平台。据悉,为了体现荷兰式河道弯弯曲曲的情致,浦东水务局斥资2.6亿元,拆除石头驳岸,将笔直的河道裁直取弯,并按照自然河道的特点,在河道中造出江心岛,河水流域则因弯而扩。其实,在已建成的一批生态样板河段,居民们发现,河旁的水泥堤铺上了木、竹、卵石等天然材料,而土坡则披上了全序列的生态植被―――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湿生草和灌木、绿化乔木等,真可谓“天然去雕饰,芙蓉出清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