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卢湾区第二轮公民道德建设现状问卷调查结果3月22日出炉,全区4000户居民在日常行为上“找差距、找问题、找不足”,挑出乱穿马路、高空抛物、乱晾晒、随地吐痰等十大陋习。
“治理不文明‘顽症’不能不抓,也不能抓抓放放,而要下决心集中力量抓几件。”区委、区政府以及各基层单位与社区居民一道,想办法、出点子,针对陋习顽症,提出治理对策。
【陋习一:乱晾晒】
现状:在淮海中路街道,“乱晾晒”位居陋习排行榜第三,是个“老大难”问题。许多居民一到天晴就把棉被、衣物拿出来到处晾晒,电线上、树枝上、人行道栏杆……严重影响市容;还常常造成电线杆故障、树枝受伤,与淮海路高档商业街、时尚中心形象极不相称。治理措施:街道党工委认真分析陋习成因,感到街道35000户居民,多数住的是旧里,许多家庭没有阳台,强行禁止居民往外晒衣物是不现实的。街道党工委决定,拿出100万元资金为居民解难题、办实事,统一制作晾衣架,安装在所有近期不拆迁、有安装条件的居民小区里,争取年内解决居民因无处晾衣,而导致乱晾晒的问题。
【陋习二:高空抛物】
现状:随着越来越多新住宅楼平地而起,居民居住条件得到不断改善。然而,“硬件”上去了,“软件”却没跟上,居民随意往窗外扔东西现象十分严重。调查报告显示,只要有高层住宅的地方,就有高空抛物现象。一邻居把被子晒出阳台,楼上就有人抛下烟蒂,正好落在棉被上迅速着火;到小区散步,被“从天而降”的香蕉皮砸在头上……解决措施:区委、区政府推出“陋习大家拍”行动,鼓励小区居民用相机、DV拍下生活中遇到的高空抛物现象,照片送到社区里巡展、在区有关刊物上登载,DV由区有线台在黄金时段播放。区文明办将对居民的“陋习实录”进行定期评比和奖励。
【陋习三:乱穿马路】
现状:在调查问卷中,“乱穿马路”位居陋习榜榜首。去年初,卢湾区在淮海路沿线配备了近百名交通协管员,对治理乱穿马路有一定作用;但光靠刚性管理,显然不够,还易让行人产生逆反心态。解决措施:“人防技防相结合”,在淮海路黄陂路口,设置红外线语音提示系统(“语音警察”),行人只要在红灯时越过斑马线,耳边就会传来一句温柔的提醒语“红灯亮了,请稍候”,系统还会自动闪烁“文明与您同行,平安伴您一生”字样。这一人性化设计在该路口试行后,有望在全区推广。
挑战不文明“顽症”,居民们积极性高。瑞南新苑居民徐家裕昨天向全区居民倡议:根除陋习顽症要从自身做起,不要一味指责别人,应该反省自己的行为。小区规范文明言行的居民公约,不仅要贴在墙上,更应深入每个人心中,时时对照,一日三省。拥有一个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对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能带来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