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挂号不撕纸、配药无处方、化验超市化、拍片数字化……病家只需拿着医保卡就能一卡到底就诊,无纸化、信息化就医已在长宁区的光华医院、区中心医院、同仁医院等医院成为现实。据悉,为给病人提供更加温馨、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长宁区在已投入1500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将再投入1000万元,整体推进区内14家医院的“数字化”建设。
“数字化医院”是指以病人信息为中心,覆盖门诊、住院、检查、检验、收费、管理等各环节的信息共享系统,病员个人信息、病历、检查报告、医学影像以及各项诊疗费用等都能在网上“跑”。看病时,只要拿着医保卡刷一刷,就能一看到底。目前,起步较早的长宁区中心医院和光华医院,已有50多个系统和自行拓展的子系统,包括网上图书馆、移动查房、电子处方、检验条码扫描系统、计算机预检挂号叫号系统、发药信息显示系统、电子巡房、检查图像传输等。
“数字化医院”最重要的效果是优化了就医流程,使病人看病大为方便,就诊时间也相应缩短。以前,一个病人从预检到挂号、检查、取化验单、配药等一般需要两个小时;如今,门诊挂号由每三四分钟挂一个,提高到每分钟挂三个号;病人尚在付费时,药房已在打印电子处方并备好药品,病房摆药也由三四个小时降至一两个小时。此外,就诊病人选好医生后,采用刷卡发放预检号,并通过屏幕显示和语音提示按时到指定诊室就诊,有效杜绝了“插队”现象,保证了诊室安静,还保护了就诊者的隐私……
信息化也让医院强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条码扫描系统,病人的所有信息均能通过电脑自动打印出来,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失误。以前,医生查房需要推着一辆重重的病历车在病区穿梭,医嘱和各种检查单要回到办公室再开;现在,医生手拿笔记本电脑,通过无线网卡与医院局域网连接,实现了“移动查房”,并从电脑上直接查看病史和诊治记录,在病人床边就可以将医务处理完毕。数据共享也让医院内部各系统相对封闭的信息变成透明,帮助医院实现管理上的“宏观调控”。如通过网络实现药品库存预警、去向跟踪、消耗明细等全方位管理与监控,有效堵塞了管理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