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送医上岛"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春节医与患"零距离"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08

  市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曾发文要求,弘扬“市一医院宝山分院“送医上岛”精神。猴年新春,这一“送医上岛”精神究竟如何发扬呢?解放日报记者走访了宝山区三家医院,虽然是数九寒冬,却仍不时感受到医患“零距离”的浓浓情谊。
  上午9时许,正在病房里忙碌的王丽华听到手机响,电话那头谢意融融,“王医生,新年好。我哥嫂现在病情稳定,多亏了你们的照顾。”这个特殊的拜年电话,来自隔江相望的长兴岛。
  王丽华,市一医院宝山分院呼吸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是解放日报去年底推出的典型报道《送医上岛》的主人公之一,曾先后多次跟同事们一起送医上长兴岛。来电者施才法先生,此番是替兄嫂特意拜年。
  他的哥哥嫂嫂均为岛上农民,夫妻俩长期患有慢性病,儿子弱智,家境困难,是宝山分院医生们送医上门,为他们雪中送炭。
  王丽华说,今年的春节她在本院的值班任务比较重,但心里还真牵挂那些岛上的老病人,不过从大年夜到初二上午,她已经接到了5个来自岛上的拜年电话,“还有个老病人过两天一定要出岛给我送自家蒸的糕,劝也劝不住,其实,看到自己的病人康复了,做医生的比吃什么都甜。”
  上午10时左右,宝山区高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徐夏良医生和他的同事们手捧一束红色郁金香,顶着寒风走出了医院门,就为上门随访家住共和五村16号的刘彩娣老太。77岁的老太做了胃修补手术,小年夜刚出院,还卧床,对口的徐医生实在放心不下。
  送上鲜花拜年、检查伤口、消毒、换药、耐心询问病情、细细叮嘱―――社区医生们进门后一刻不停、一丝不苟。“胃穿孔超过6小时就要做胃切除,幸好徐医生及时发现,多亏了院方无偿派车急送至他院手术,”老太的女儿张女士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刚动迁过来的时候周围没医院,看病真难,自从去年底政府建了高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大方便了居民就医,社区医生们又待我们如亲人,有求必应。‘隔壁头’的医院,又方便又贴心。”
  虽然是大年初二,可对于宝山区友谊地段医院的家床医生陈恒宝而言,这个日子与平常的工作日没什么两样。11时半,记者在院里“抓”到陈医生时,他刚做完第四个家庭病床随访,脸上被寒风吹出来的红印子还未褪去。
  “同济路1111弄9号的孙素琴老太骨折、又患急性尿路感染,现在恢复得不错,但还需要药物巩固;21日接手的病人―――91岁的孙老太肺炎、昏迷,今天已经清醒了,肺部�笠粢蚕�失了;加上今天,宝林路50弄的老干部宋景涛体温下来已经有三天了;宝林三村出工伤的顾跃良今天的情况也很稳定……”不擅言辞,只有谈起病人来陈医生才会滔滔不绝。
  “一切从病人需要出发,以病人为本,要狠抓落实,”宝山区卫生局领导在谈到“送医上岛”精神时是这样说的:“今年,宝山区4600名医务人员将进一步弘扬‘送医上岛’精神,为百姓提供更优质、温馨、便捷的‘适宜’医疗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