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爱心“伞”遮风又挡雨 申城织就社会救助网络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17

  一个患脑溢血中风病休在家,一个因患肾炎长期病假,新年里,47岁的李勇敏和他相依为命的妻子终日被感动着。街道为他办理了基本生活保障,市总工会送来了公惠医院医疗帮困卡,李勇敏所在单位也送来了慰问金,爱心春风吹走了一家人的愁眉。
  
  为了让困难群众过好新年,市民政部门在岁末年初对全市城乡低保对象中的特殊救济对象等给予救助;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生活特别困难的失业人员发放节日补助。春节前,团市委向全市2000名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各级工会把筹措到的8000多万元慰问救助款,发放到全市30多万困难职工手中。
  
  贫有所济、困有所帮、病有所医、学有所助……一张紧密编织的社会救助网络将社会各界的真情和关怀送到了困难群众心间,让爱的热流淌遍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去年,是本市困难群体受惠面最大的一年。为给困难群众撑起一把遮风挡雨的“伞”,工会、残联等群众团体和市慈善基金会、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等公益性社会团体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例如,市社会帮困基金会和救急济难基金会向患大病重病的困难职工家庭发放592万多元的救助款。由市职工保障互助会推出的“四项医疗互助补充保障计划”,去年共发放医疗帮困卡2000张,为6万余名大病重病职工发放了补充医疗保障金。
  
  困难人员的情况经常会发生变化,如何做到帮困救助无遗漏不重复?由民政局牵头筹建的社会救助信息库,将一张社会救助网覆盖到全社会。由政府聘请的社会救助协理员,在社区内走家串户,将困难人员的“第一手信息”在“第一时间”向社会救助信息库反馈,让那些行动不便、家庭突然发生变故的困难居民,也能及时获得社会救助。
  
  在为困难群众“输血”的同时,上海还积极建立“造血”机制,帮助困难群众自立。为做好低保对象就业促进工作,进一步完善低保政策,民政系统去年共颁布并实施了“提高低保家庭中的就业人员救助标准”、“救助促进就业”等20多项重要救助政策和措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