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沪上经济专家座谈 纵论科教兴市六大投资点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05

  年终岁末,手握“经济连续第12年两位数增长”的出色成绩单,上海已在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谋划―――作为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和生命线,上海出台了《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科教兴市,投资点在哪里?沪上经济界一批知名专家12月24日汇聚解放日报,纵论科教兴市的“六大投资点”。
  专家认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是上海发展战略的第三次重大调整,意义深远。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投资战略经历过两次大转移,即由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劳务密集型服务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制造业转移;引进外部技术、外部资本,用开放来促进发展。而科教兴市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源自三方面的紧迫感:城市运营成本的迅速上升;知识经济的冲击与传播所引发的新差距;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对国际大都市的需求呼唤。
  作为把这一战略落到实处的一个抓手,投资点该如何选择?专家们指出,投资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政府有政策资源意义的投入,也有直接的资金投入。两大主体既需要各做各的事,又是相辅相成的。具体来说,科教兴市的投资点可以归纳为6个领域:
  教育与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所谓科教兴市的投资,首先应该投到人。市政府要加大对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投入,优先发展科学教育事业,使上海成为人才高地、人力资源强市;同时吸引大批人才来沪定居、工作、访问、讲课等,大量引进国际性高级人才。教育是中国最大的产业,虽然投资周期较长,但投资回报是相当稳定的。对教育存量资源,通过投资杠杆推动改革;对教育增量的投入,可以向社会开放。
  环境。硬的环境方面,形成一个社会治安良好、居民安居乐业,各类基础设施、配套设施良好的环境;软的方面,形成高效政府、公平竞争、机会均等、市民心气顺畅的环境,特别是通过制度创新,扫清社会资本进入科教兴市投资领域的障碍,营造真正能做事的氛围,让上海成为创业家的乐园。
  科技。专家建议,政府重点投入共性技术,即企业在技术开发中碰到的共同问题,是应用技术中的基础阶段。由于风险大、商业前景尚不明朗,单靠企业和市场会投资不足,所以需要政府发挥作用。
  文化。科教兴市是广义的,文化也是其中一部分。政府要以吸引最高层次文化人才为乐事,以宽松的政策营造上海“文化之都”。
  高科技产业。至少有十大重点项目:数字移动通信、ERP(企业资源管理)应用、新一代数字视听技术、中药产业化、下一代网络技术、生物技术提升传统医疗工业、光通信和光器件、新材料开发与推广应用、集成电路设计、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
  现代服务业。上海科教兴市的产业选择,专家肯定了“4(制造业):3(生产者服务业):3(消费者服务业)”的比例结构,并建议优先引进现代服务业方面的国外直接投资。首先是为生产全面服务的服务业,如研发、会计、审计、法律服务、广告营销、金融贸易,包括对农业服务的服务业,如农产品的保鲜运输;其次是全面提升生活质量的服务业,如文娱、通信、媒体、出版。
  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有:复旦大学的陆德明、张军、袁志刚、李慧中、陈学彬,上海交通大学的费方域、管毅平,上海大学的陈宪,华东师范大学的潘英丽,华东理工大学的石良平,上海财经大学的胡景北、朱保华,上海社科院的刘�k松。解放日报党委书记、总编辑尹明华,副总编辑余建华、孙洪康出席了研讨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