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为适应上海改革开放的需求,储备更多的外语人才,上海中小学在强化英语和一定规模开展试验双语的前提下,开始了多语种外语教学的探索。据最新统计,目前上海58所中小学和一些职业学校正在进行多语教学试点的探索,主要涉及法、德、日等语种,成为上海中小学外语教学新的增长点和教育走向世界的标志之一。
上海中小学开展有一定规模的多语教学试点始于今年3月,共有58所中小学参与试验,其中中学41所,小学17所,包括上海中学、大同中学、进才中学、市西中学、世外中学、上外附中、上外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市三女中、敬业中学、东方曹杨、西南位育、回民中学、文莱学校、六十二中学、兴业中学、嘉定二中、复旦康桥学校等,其中上外附中、大同中学、市西中学、六十二中学、世外中学等均有三个语种的外语教学。甘泉外国语中学的日语教学则成为上海多语教学的一大特色。此外,董恒甫职校和逸夫职校也开设了日语课程。
上海在探索多语教学时,将高中阶段作为试点的主要学段。这是充分考虑语言教学认知的规律和语言学习最佳年龄段的理智选择,同时注重与初中学段、小学学段的挂钩协调与发展。而福山外国语小学和新世纪实验小学是上海小学中较早开设多语教学的,体现了从小抓起的精神。
多语教学,还促进了学校的国际教育交流,如光明中学开设了英语和法语“双外语班”,每年举行“法语节”,与法国乐利克斯中学建立了姐妹学校,师生进行互访,已有近60名学生在法国留学。甘泉外国语中学的日语教学获得了日方的高度评价,他们还赴日本招收来校学习的日本学生,产生了广泛影响。福山外国语小学每年一次的“外语节”,以一个国家的文化为主题,为学生既拓展了外语学习,又丰富了国外的文化知识。
据市教委教研室外语教研员杨顺德介绍,上海中小学多语教学还处在起步阶段,在开设语种、设置年级、安排课时、使用教材和教学评价方法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筹划,尤其是外语教师的培养;要从建立上海市中小学多语教学研究所、建立中小学多语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入手,积极稳妥进行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