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福建省“十一”黄金周旅游工作情况综述

来自:www.fjta.com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87

在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之后,全省旅游系统立即投入第23个黄金周的准备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国假日办的关心指导下,我省各级旅游部门高度重视黄金周各项工作,按照“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落实责任、加强协调”的总体要求,切实做到部署周密、责任到人、检查到位。特别是9月28日,15号强台风“蔷薇”对我省沿海景区造成较大影响,全省旅游系统积极防抗台风,各项防御工作及时到位,确保台风过后“十一”黄金周旅游活动正常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井然,安全状况良好,活动异彩纷呈,使全省游客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和谐文明的假期,实现了 “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一、旅游经济基本情况

今年实行新的休假制度,取消“五一”长假,适宜游客长途出游的7天长假仅剩下春节和“十一”。春节作为我国传统佳节,国人更注重阖家团圆,出游率相对较低,因此“十一”黄金周的“集中消费”显得较为突出。今年“十一”黄金周,尽管我省受台风“蔷薇”影响,29日沿海景区关闭,但30日起全面开放的各大景区迎来了旅游高潮,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两项指标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假日旅游经济成效进一步显现。全省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38.0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5.4%,其中过夜游客164.94万人次,一日游游客372.49万人次,一日游游客占游客总数的71.8%,旅游总收入31.2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
  各设区市在“十一”黄金周期间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均有明显提高:福州接待游客6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54亿元;厦门接待游客75.8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91亿元;泉州接待游客76.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32亿元;漳州接待游客51.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0.95亿元;三明接待游客6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3亿元;莆田接待游客52.2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06亿元;南平接待游客47.9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47亿元;龙岩接待游客71.2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55亿元;宁德接待游客33.8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3亿元。
  “十一”黄金周期间,全省各级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共接到各类投诉共73起,全部予以受理,比去年有所增加。没有接到重大恶性质量投诉和人员伤亡事故报告。

二、旅游市场主要特点

今年“十一”黄金周,我省旅游市场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开辟赴台新通道,两岸直线游突显亮点
  9月30日上午,由厦门建发、省康辉、省旅游公司三家旅行社组织的大陆居民经金马澎赴台游首发团共9团256人,分别从厦门、泉州、福州三个口岸出发赴台旅游。这是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往来的又一件盛事,标志着两岸“三点一线”新航道的正式开通。我省旅游部门充分用好中央赋予福建的特殊政策,全力做好福建居民赴金马澎旅游工作,并编制10条经金马澎赴台湾旅游的精品线路,为大陆居民经金马澎赴台湾本岛旅游奠定了基础。开放13个省市居民经金门、马祖、澎湖赴台湾本岛旅游,是继开放福建居民赴金马澎旅游之后的又一个促进两岸旅游交流合作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福建对台旅游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
  黄金周期间,福州组团赴马祖的游客共148人,大陆居民经马航线到达马祖后乘飞机赴台湾本岛的游客为52人,组团到厦门经厦金航线到达金门后乘机前往台湾本岛的游客为64人。经厦门口岸赴台湾本岛旅游24个团655人次,另有旅行社组织822人次赴金门、澎湖旅游。
  首发团的顺利启动,增进了海峡两岸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加深了海峡两岸民众血浓于水的真挚情感,将吸引更多台胞来福建、来大陆观光休闲、寻根访祖、宗教朝拜和商贸投资。同时,大陆游客经金马澎赴台湾本岛旅游,不仅有利于促进金马澎旅游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增强“福建游”对大陆旅游市场的吸引力,使福建成为海峡两岸旅游双向往来的前沿平台、重要通道、主要集散地和旅游目的地,为我省培育“海峡旅游”品牌,深化闽台旅游双向合作,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推动两岸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2、树立世界级新品牌,福建土楼游成为热点
  2008年7月7日,在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分布于永定、南靖、华安三县的46座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土楼旅游明显升温,成为我省“十一”黄金周旅游新热点。土楼所在市县以“申遗”成功为契机,邀请境内外多家媒体到土楼考察踩线,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推介,唱响土楼品牌,让土楼走出福建,让更多的境内外游客了解土楼风情,打造富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精品。黄金周期间,漳州市在土楼景区推出大鼓凉伞、竹马戏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以及农家酿酒、婚庆典礼、成人礼等土楼民俗文化活动,让游客体验土楼人家的日常生活习俗。永定县也在土楼景区内开展具有客家特色的系列旅游活动,如客家民俗文艺展演、客家提线木偶戏表演,让土楼品牌和客家特色融为一体。华安县与厦门现代运通旅行社正式建立旅游合作机制,开通首班旅游专线直通车,方便游客从厦门前往华安游览二宜楼等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大量游客。南靖土楼景区黄金周期间日均接待游客超过5000人次,同比增长3倍以上,实现旅游收入946.62万元,同比增长超过10倍;华安土楼接待游客1.3万多人次,旅游收入259万多元;永定土楼景区接待游客3.1万人次,同比增长95%,门票收入125.7万元,同比增长101%。
  3、执行假日新制度,假日旅游推向高潮
  今年,国务院调整了休假制度,“十一”黄金周成为全年最适宜出游的7天长假。加之上半年多种原因压抑的游客出游需求,在此次黄金周完全释放出来。我省主要旅游城市、景区接待游客呈现旅游高峰期延长、团队游客增长的特点。全省重点监测的四个旅游城市、六个旅游景区接待游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0%。旅游高峰期由往年的4天延长到5天,监测点最高日接待量从上年同期的19万/天提高到36万/天,为实行黄金周以来之最。
  我省最主要的旅游景区之一武夷山接待游客19.52万人次,同比增长20.1%,实现旅游收入1.81亿元,比增42.5%,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23万人次,比增13.9%。各星级宾馆饭店普遍爆满,全市客房平均出租率88.9%,其中星级宾馆在旅游高峰期出租率高达95%。旅行社接待旅游团队5371个,比增63.05%,接待团队游客11.68万人次,比增86%,占游客总量的59.8%。其中省外游客占游客总量的70.29%,客源市场扩展到环渤海湾地区。厦门市旅行社接待团队1598团42129人次,其中境外团队139团3116人次,接待境外团数同比增长58%,接待境外人数同比增长163%。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在“十一”黄金周期间接待以台湾为主的境外游客4600余人次。
  4、拓展旅游新模式,自驾车旅游已成潮流
  随着居民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自驾车旅游日趋成为游客主要的出游手段之一。“十一”黄金周期间,全省主要旅游景点的自驾车游客持续增加,随处可见旅游车队的身影。厦门、武夷山、泰宁、太姥山、白水洋等旅游热点城市和景区,接待自驾车游客均有大幅度上升,宾馆饭店的住宿率往往比预定率高出很多,反映了松散的自驾车游客比例不断提高。“十一”期间,武夷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自驾车9700多辆,同比增长12.3%。黄金周高峰期间,厦门主要旅游景区的停车场和周边路段停车位基本处于爆满状态,其中外地车辆占八成以上。泰宁“十一”期间接待自驾车10892万余辆,同比增长23.8%。沿海景点如东山风动石景区每天接待游客5000人左右,其中自驾车游客占三分之一。从各景区抽样调查显示,我省的自驾车游客主要来自周边省市,如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和江西,以及省内福州、厦门、泉州等沿海城市。
  5、推广生活新方式,假日乡村游逐步升温
  经过近两年的培育,乡村旅游已经在城市周边形成一定规模,受到越来越多城市居民的喜爱。“十一”期间,各地乡村主题的景点都异常火爆。福州市推出福清天生林艺园、福清东壁岛滨海旅游度假村、闽侯龙台山生态园、闽侯棋盘寨、闽侯天龙将军山生态园、长乐九龙山庄、连江六福村生态农业园、晋安同乐园、马尾绿丰农业休闲观光园、闽清丰达生态农业大观园等十个以 “农家乐”、“森林人家”、“水乡渔村”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特色景区。这些乡村游景区在黄金周期间共接待游客13.37万人次,平均入住率达95%以上。厦门同安竹坝农场、漳平九鹏溪水上茶乡、连城培田古民居、龙海龙佳休闲山庄等乡村旅游景点,都深受游客青睐,接待游客量比去年同期翻了几倍。厦门岛外乡村游主要景点,在黄金周期间游客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其中竹坝农场的游客接待量连续数日保持在每天2万人以上,是去年同期的4至5倍;北辰山的游客接待量也持续增长。泉州市乡村旅游最活跃的安溪、永春、德化三县,在黄金周期间住宿设施天天爆满,接待了周边城市的大量游客。
  城市周边乡村游和自驾车旅游的兴盛,较大幅度地提高了黄金周一日游游客的比重,今年“十一”黄金周我省一日游游客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了2.6个百分点。
  6、组织节日新活动,花车巡游等异彩纷呈
  为庆祝祖国59周年华诞,各地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十一”黄金周增色不少。以“共享激情与欢乐”为主题的2008厦门花车巡游活动,于10月1日在白鹭洲音乐喷泉广场启动。25部主题花车展示了民俗风情、异域风采、时尚风趣、企业风姿。连续数日的巡游,走遍鹭岛各个景点,吸引了无数游客目光。岛上各景区也推出了精彩纷呈的活动:五缘湾举行第四届中国俱乐部杯帆船挑战赛;漳州4A级旅游区东南花都启动“梦幻狂欢·嘉年华”游乐活动,融合游乐项目、休闲购物、美食诱惑于一体,每天吸引游客上千人次。漳平九鹏溪水上茶乡推出“渔家乐”活动。全省各景区也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活动,为游客增添游兴。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为保证今年“十一”黄金周圆满结束,实现“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高度重视,精心准备
  为贯彻全国假日办《关于做好2008年“十一”假日旅游工作的通知》(假日办[2008]8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对黄金周工作的要求,切实做好“十一”黄金周工作,省假日办针对今年“十一”黄金周的特点,结合我省实际,及时启动假日机制,下发《关于做好2008“十一”黄金周旅游工作的通知》(闽假日办[2008]11号)和《关于切实做好2008“十一”黄金周旅游统计工作的通知》(闽假日办[2008]13号),组织召开了省假日旅游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和九个设区市假日办负责人工作会议。省旅游局和相关成员单位汇报了黄金周工作准备情况,强调“十一”黄金周旅游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级假日办克服麻痹思想,在按常规部署的基础上,做好突发性事件的应急预案;建立安全责任制,层层落实,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坚决打击利用节日哄抬物价、变相涨价的行为,坚决查处“零负团费”、强迫消费和变相强迫消费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要求所有景区门票在“十一”期间不得随意涨价。
  2、各司其职,紧密配合
  省假日旅游协调领导小组32个成员单位按照工作职能,在节前对管辖区域进行了不同规模,不同程度的旅游市场整治和旅游安全检查。省假日办组织三个检查组,分别对宁德白水洋、龙岩永定土楼,以及泉州、莆田等地的黄金周准备工作进行联合督促检查,重点检查旅游安全和旅游市场秩序。节日期间,省假日办在省旅游局设立总值班室,各成员单位以及各旅游企业密切配合、互通情况,并每天及时向假日办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相关部门密切协作,上下联动,认真履行职责,出现问题及时处理,着力保障交通出行、参观游览、餐饮购物等重点环节有序运行,共同营造井然有序的节日市场氛围。
  3、超前部署,确保安全
  今年“十一”黄金周,第15号超强台风“蔷薇”对我省造成较大影响。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指示精神和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会议部署,省旅游局高度重视,迅速传达贯彻有关精神。9月28至29日,通过假日值班系统,先后转发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有关文件和下发关于全省旅游系统做好防御台风工作的通知,做到及时安排、及时部署。特别是加强假日值班,在“十一”黄金周原有值班安排的基础上,强化防抗台风的值班工作,由2名局领导带班,每个班次安排2个人在岗,确保了全省旅游系统防御台风和黄金周期间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4、积极宣传,营造氛围
  黄金周前夕,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东南快报、福建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省内旅游文化活动做了及时、大量的宣传,福建旅游信息网和新华网等网站也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进行了多角度报道。各新闻媒体注重宣传各地有特色的节庆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政府的正面引导、媒体的大力宣传与旅游企业的精心安排、旅游者的积极呼应有机结合,有效互动,形成了欢乐祥和的假日氛围,进一步宣传了“海峡旅游”品牌,促进了我省旅游业和谐有序地向前发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