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不稀罕,但如果同时又能用法语或日语和老外交谈就颇令人刮目相看了。记者近日从市教委有关部门获悉,本市已有近60所中小学尝试除英语之外的多种外语教学,涉及法、日、德、西班牙、俄、阿拉伯、韩等语种,学习“二外”的中小学生达6000余名,越来越多的上海中小学生正在“储备”这种多语交往能力。
上外附属学校是以前本市基础教育阶段唯一开展多语教学的学校,改革开放以来,多语教育由“一枝独秀”发展到“众木成林”。根据市教委近期一项调查显示,本市目前有41所中学、17所小学自发开展了多语教学的试点,试点年级从小学二年级直至高三,从事多语教学的专兼职教师有近百名,其中不乏外教。法语、日语、德语是除英语外在本市普及面最广的语种。
多语教学随着上海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日渐红火,2010年世博会落户上海更让本市中小学感觉“时不我待”。继位于世博会址区域内的新世纪实验小学开出法语“二外”,福山路外国语小学也已请好外教,将从下学期开设德语、日语教学,校长说:“7年后,现在的学生已进入大学和高中,正好可以为世博会服务。”应对上海不断加速的开放步伐,“老牌”多语学校―――上外附属学校开展“一主二辅”的外语学习试点,学生已不满足于“二外”,开始接触“三外”。
大量外资企业和外籍人涌入上海,既推动了上海开展多语教学的需求,也为多语教学提供了“天然资源”。针对区内日企集聚的特点,徐汇区董恒甫职校在秘书专业开设日语课程,颇受毕业生欢迎。通过引进在沪外籍人士当“教头”,光明中学的法语教学、甘泉外国语中学的日语教学等已形成“品牌”。例如甘泉外国语中学已有80多名学生通过“日本托福”最高等级考试,有的还取得世界日语作文竞赛一等奖。
据悉,有关部门计划从明年开始启动多语教学试验工作,探索各语种教学规范,培训多语师资,目前已基本确定首批20所多语教学试验学校,着重开展法、德、日三个语种教学。到2010年,多语教学试验学校有望达到100所至120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