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教育敞开服务 教育事务受理中心效率提高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11

  日前,市区某学校张老师来到教育事务受理中心的行政审批事务窗口,为校方申办教师出国培训活动,五天后,批复就送到了她的办公桌上。张老师有些惊讶,三年前,为了领一件批复,她到有关部门跑了半个月,一个接一个处室排队“挂号”,每次要等上大半天。现在出门一趟,半天轻松办妥,难怪张老师赞叹:“办事效率真的上去了”。
  大学生寻求就业信息到哪里?外地学生留沪到哪里办手续?参加特级教师评选到哪里?延安西路900号……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教师和普通市民熟悉了这个地址。设在这里的上海市教育事务受理中心集中了市教委18个处室所负责的57项行政审批事项,据不完全统计,成立不满三年,这个中心已为至少10余万人提供了各种直接服务,间接受益者更是不计其数。
  有了教育事务受理中心替自己“跑腿”,学生和市民只要将所有申请材料交给中心代劳,就可免去奔波之苦。中心还主动到相关部门“抢生意”。外地学生入沪,过去不仅要跑“教育口”,还要到劳动局、人事局、公安部门办理手续,如今中心一手“包办”;高校学生贷款,登陆上海门户网站上的“市高校学生贷款申请系统”就能完成。
  走进受理中心大厅,迎面是一台触摸式电脑,手指轻点,申请条件、必备材料、办理时限等讯息一目了然;在大厅里一转,手中立刻多了张办理流程单,“按图索骥”,窗口工作人员当场验审材料,及时告知缺漏,让市民明明白白办事。跑政府部门办事怕的就是等,受理中心推出“速度承诺”,如外地生源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审批,15个工作日见分晓;申请举办国际教育展,时限10个工作日。有了中心这个“特派办事员”,教育行政部门从“门市部式”的服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开展调研和决策。
  在教育事务受理中心,市民感受到的是急人所急的“热心肠”。透过窗口,看到的是一幅幅“有情操作”的图景:为了让数百名有志到上海任教的外地大学生少跑一次路,中心人员冒着严寒,远赴东北,上门为他们进行教师心理素质测评。交大附中教师房老师申报职称材料少了一张计算机证书,又错过了今年的考试时间,眼看这次申报要“泡汤”,受理中心专门和人事局协调,为房老师开出单人考场。两年多来,这种一个人的考试,中心已举办了40多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