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近日,秋天和冬天已经在悄悄“换班”,却未见世纪公园、人民广场等大片草坪有丝毫的“憔悴”。市园科所专家揭开了谜底:运用草坪常绿技术,沪上各大公园绿地都进行了冷地型冬草追播工作,浓密的草丛中正悄悄生长出一层新草,使绿地在冬天依然绿意盎然。
往年,每到11月中下旬,秋风扫落叶的时节,申城街头的草坪也开始渐渐枯黄,直到次年3月底4月初才返青。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上海开始从欧美引进冷季型草坪草,主要有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匍匐翦股颖等。这些冷季型草坪草大多原产于欧洲,喜冷凉潮湿的海洋性气候,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5至25摄氏度之间,不仅抗寒而且绿期长,在欧洲大多数地区四季常绿。然而,这些外来的常绿草到了申城却严重“水土不服”:上海的夏季高温高湿,且持续时间较长,在遭遇了从未经历过的黄梅、高温季节后,往往还未熬到冬天就死于酷热。
经过市园科所多年攻关,实现上海的草坪四季常青终于有了新途径。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园绿地选择混种,让冬草夏草轮流“值班”,申城草坪告别枯黄已不是梦想。“如果不仔细分辨,你肯定无法看出追播的冬草和原来夏草的区别,它们虽然种类不同,但颜色和形态很相近。”市园林科研所所长钱又宇介绍说,追播的冬草草种为多年生黑麦草,这种草不仅在冬季有很好的观景效果,更重要的是它跟原来播种的夏季草种“矮生百慕大”一样,有着深绿的颜色和纤细的身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夏草和冬草就交了班。夏草“矮生百慕大”要到12月份才会完全枯掉,而补播的冬草黑麦草7天后就会吐出新绿,因此在11月,被追播的绿地草坪由于冬草夏草共生而最为繁盛,是观赏绿地的最佳季节。这种追播技术从1993年开始在人民广场绿地试验,现已在全市大多数中心绿地得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