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专家建议:高职院校延长学制拓宽学生知识面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03

  “在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里,介于工程师和技术员之间的‘技术师’非常缺乏。”由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承办的中国高职教育研究会学术年会12月1日举行,有关专家提出的“技术师”概念引起了与会人士的关注。
  “技术师”门槛高
  上海电机高专对本市部分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调研时发现,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内技术更新,使得企业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不断“标高”。就拿汽车生产企业来说,单单一条电机生产线就是一系列高新技术的“集成”,包含了恒速行进、长度检测、自动冲压、自动焊接等多道工序。要当这条生产线的检修师,必须掌握调速系统原理、检测技术、压力控制、数控原理、计算机控制等许多知识和技能,否则难以胜任岗位要求。目前企业迫切需要比技术员知识面更广、能力更强的技术人员。
  高职生难挑大梁
  目前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难以达到“技术师”的要求。不少企业的体会是,高职毕业生普遍动手能力强,当个技术员不成问题,但如果要培养成“技术师”就显得后劲不足,因为他们学科基础理论的底子比较薄。为此,企业在培养“技术师”过程中往往采用两种办法:一是将优秀的高职毕业生送出去培养,把基础理论根基打得更扎实;二是把一些本科生或者研究生放到一线操作的岗位,“磨合”几年,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曲线成才”固然也奏效,但企业的用人成本大大提高。
  在人才培养中,高职院校也有苦衷。高职定位在专科层次,学制只有三年,三年中学生既要学专业技术知识,又要参加实训,教学安排很紧,难以腾出时间把专业理论功底“加厚”;而且,大多数高中毕业生更向往本科文凭,学科基础扎实的优秀生源大都流向本科院校。
  建议部分职校延长学制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规模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已占“半壁江山”,高职院校能否在培养“技术师”人才中挑起大梁?专家建议,教育部门可选择一些办学基础深厚,质量高、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延长学制,以更充裕的时间拓宽学生知识面。高职院校的学制由三年改为四年后,培养的人才应该在某一专业领域扎实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能力,同时广泛涉猎相关方向专业知识,相关知识与专业能力之间能融会贯通。
  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比如,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开办培养“技术师”的四年本科学制,前两年着重动手能力培养,后两年着重更宽泛专业理论知识和综合技术传授。在日本,一些技术科学大学拥有本科、硕士、博士一体化教育,其文凭与研究型大学的文凭具有同等“含金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