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焦点显示真知灼见――市长咨询会议侧记
面对面的互动交流,是11月2日举行的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与往年的会议不同的地方。当会议进入专题讨论之后,市长韩正和八位副市长根据自己分管工作的不同,分为五个小组,分别与专家一起就如何办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进行专题讨论。企业家成员、嘉宾和市领导展开讨论的五个议题,都是办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关键问题: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适应世博会要求
阿尔卡特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谢瑞克、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荷兰皇家壳牌集团总裁马博德与上海市副市长严隽琪、唐登杰等登台演讲、对话。专家们提出,上海要办好世博会,就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其能适应世博会的要求,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对此,市长韩正十分重视,在认真倾听了专家意见后,他说,交通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交通问题解决好了,才有可能办成最成功、最精彩、最难忘的世博会;交通问题解决不好,就连上海经济发展都会受影响。他分析道,交通受四大因素的制约:设施、管理体系、运输工具和人,这四个因素相互作用。关键是这四个因素必须合理配比,实现高效合理。目前,上海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管理水平还有差距。上海要争取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来改善上海交通的新路。严隽琪、唐登杰也说,上海的城市创新体系建设,要重点围绕“四个力”来进行部署:增强科技原创力;增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力;增强科技对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增强科技融入世界的亲和力。
为世博会访客营造世界级的体验
英美烟草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布劳顿、美国环球主题公园及度假区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威廉姆斯、德国麦德龙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博博士等提出,上海世博会应为访客营造世界级的访客体验,从各方面引人入胜。参加讨论的副市长杨晓渡说,要加快构建国际文化交流的广阔平台和大力完善卫生健康服务。要进一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创造百花齐放的文化氛围,建立起有利于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新机制。副市长姜斯宪说,要把人类美好的文化印迹留给每一位世博会游客,要使多元文化成为世博会最亮丽的风景,要使世博会凝聚世界文化的精华、弘扬中国文化的精髓、展示上海文化的风采。
场馆建设和后续使用
香港瑞安集团董事长罗康瑞等对世博会场馆的建设提出了很多建议,罗康瑞建议利用世博会会场建立三个功能互补的园区:“21世纪商住示范区”、“新时代文娱旅游区”和“永久性国际市场区”。参加讨论的杨雄副市长认为,要积极鼓励每个国家自己建馆,尽可能地提供优惠政策。每个国家的自建馆在世博会结束后将成为各国与中国进行商务、文化、艺术、科学等领域交流的中心,成为永久的世博会,成为国际交流的中心。
投融资问题
德意志银行董事长艾克曼博士和全国工商联前任主席经叔平、副市长冯国勤等进行了讨论发言。冯国勤说,据初步匡算,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直接投资总额为30亿美元。上海初步具备了做好世博会投融资工作的条件。上海将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努力借鉴国际成功经验,选择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推进投融资体制的创新,欢迎外国资本、民营资本参与上海世博会建设。
培育世博会的特需人才
美国普华永道公司首席执行官迪皮爱萨、上海市副市长周太彤等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迪皮爱萨说,上海世博会估计需要职员5000至1万人,志愿者1万人,目前的人才将供不应求。建议通过大学生培养、在职培训和海外提高培训等三种方式,为世博会培养人才。副市长周太彤说,世博会对上海的人力资源也是一个新的挑战,要通过办博培养、吸纳和造就一批人才,使他们成为世博会乃至上海的宝贵财富。
最后,周禹鹏副市长代表韩正市长作市政府响应发言。周禹鹏说,为了充分吸收国际经验、利用国际智慧,上海市政府已经决定和国际展览局每年联合举办一次上海世博会论坛,我们还将成立世博会顾问委员会。希望各位一如既往地关注上海世博会,继续为上海世博会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