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经国务院今年年初批准设立的松江(B区)、漕河泾、闵行、青浦出口加工区现已建成。目前,本市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增加到6个。10月30日,这四个出口加工区建立协管员制度,以增强监管实效。
据了解,刚刚建成的四个出口加工区属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内批准的第二批出口加工区,其硬件比第一批出口加工区更先进、更完善。以松江出口加工区B区为例,设备先进程度已达到国际水平,即卡口与查验平台设置了可视电话;实时监控系统能够出色地完成对报关数据和物流信息的分析整合;查验平台各有5台升降机分别负责进出口货物的装运;行政大楼地基坚实,足以承受7级地震的考验;“上海出口加工区信息化管理系统”安装调试也已完成。
出口加工区吸引外资的积极效应已经显现。青浦出口加工区采取边建设边招商运作模式,招商对象定位于科技含量高、出口创汇快的企业,招商领域涵盖信息电子、汽车、电气等行业。目前,KENMARK、PHILIP公司等数家颇具影响力的跨国公司已与青浦出口加工区达成了投资意向。到今年年底,该出口加工区吸收外资金额将突破3亿美元。漕河泾出口加工区坐拥浦东地理优势,目前已有部分浦西企业开始将生产部门迁至这里。英业达集团所属英业达公司原在漕河泾开发区内,因业务量不断增加,原有厂房已无法满足生产需要。漕河泾出口加工区的上马,使英业达集团非常兴奋,决定投资8000余万美元新建英顺达公司,替代英业达公司从事服务器生产。闵行、松江(B区)等出口加工区同样出现了纷至沓来投资的外商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