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顶级时装秀上滨江大道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49

  金秋之夜,黄浦江两岸华灯齐放,外滩建筑群在灯光的勾勒下如玉宇琼宫,东方明珠和金茂大厦在夜幕下巍峨耸立。一系列世界顶级时尚秀将在浦东滨江大道上演―――以星辰明月、流云夜空为屋顶,以浦江两岸灯光美景为四壁,以滔滔江水、各色游船为前景,这里将演绎六场世界顶级品牌的风采。从10月25日起,上海时装周将走出宾馆,让T型舞台与上海这座大都市融为一体。
  意大利的SAIVATOREFERRAGAMO(菲拉格慕)、法国的LANVIN(浪凡)、意大利的PAUL&SHARK(保罗&沙克),美国VIVIENNETAM(维维安・谭),德国AIGNER(安格纳),英国的VIVIENNEWESTWOOD(维维安・韦斯特伍德),这六大国际顶级品牌,本月刚刚完成在巴黎的时装周发布,就将最新的顶级时尚带到上海。这是它们第一次把在亚洲的时尚发布第一站选在了中国,选在了上海。
  这还意味着,上海与巴黎之间的时尚发布“时间差”,由过去的1至2年,一下子缩短到了不到一个月。上海的“时尚节拍”一下子加快了,几乎与巴黎同步。
  这六大国际顶级品牌共用一个舞台,依次展示风采,争奇斗艳,在全球也只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在巴黎的艾菲尔铁塔下,世界顶级品牌依次走上T台,为巴黎这个世界时装之都增添了光彩。如今,它将在黄浦江畔再度隆重上演,为上海这个东方大都市增添新的时尚风采。
  一年两秀让上海更时尚
  ―――访2003上海时装周组委会副主任、秘书长李克让
  2003上海时装周就要揭幕了,这是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举办9年来,首次举办时装周。既然今年春天上海已经有了国际服装文化节,为什么还要举办这个时装周?今后每年春天举办一个国际服装文化节、秋天举办一个时装周,对上海打造时尚产业、建成世界第六个时尚之都,有什么意义?昨天,记者就此采访了担任2003上海时装周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的上海纺织控股集团总裁李克让。
  目的是与国际时尚接轨
  李克让说,去年市领导就要求,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这个时尚活动要和国际时尚接轨,不能仅仅春天搞一次,秋天还应当搞一次。这是因为世界引导发布的秀是春天的时候发布秋冬季的,秋天的时候发布春夏季的。上海近年来都是在每年的三四月份举办国际服装文化节,那时发布的流行趋势预测和时尚只能是秋冬季的,第二年春夏季的就无从预测和展示了,所以国际惯例是时装秀一年两次。从今年开始,上海将举办一年两次时尚秀,为的是与国际时尚接轨,帮助服装产业、时尚产业和市民踏准时尚的步子,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时装周将汇聚“国际买手”
  今年上海时装周主要的节目是六台别出心裁的世界顶级品牌秀、五大时尚之都的时装周主办者参与的国际时尚上海论坛,以及邀请长三角地区的近20个城市的市长一起来讨论“上海怎样建成时装之都”。国际上一般的时装周还应当有博览会、展览会,以吸引更多的买家。尽管这次上海时装周没有办博览会,但还会有至少上千名“国际买手”前来。这是因为每个国际顶级品牌发布,它都要带自己的“买手”来一起参加。品牌秀是在滨江大道举行的,观众都是专业观众,不对外公开售票,但是每场秀组委会必须给品牌公司300张票子,它会组织自己的“买手”到上海来看秀。
  别以为吸引“国际买手”来很容易,一位英国时装周的组织者就对我说过,上海要建成时尚之都是有可能的。世界上五大时尚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必须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发达的经济。如果一个城市很浅薄,是吸引不了“国际买手”的。因为“国际买手”必须有地方看、有地方玩,有一个好的商务环境。意大利的FERRAGAMO品牌家族就提出这次家族三分之二的成员要一起来上海,为的是考察上海的商务环境,找到代理商。
  让国际顶级品牌都能落户
  上海有条件建成世界第六个时尚之都,但现在还不是,而这正是上海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通过举办服装文化节、时装周,来推进时尚之都的建设,这是我们的目的之一。我们有个目标,在2010年世博会举办之前,每年增加若干世界一线品牌到上海来,要么是进行时装秀,要么是落户上海,找到品牌代理或者开专卖店等,让大多数世界顶级品牌能落户上海。如果大部分世界顶级品牌都能在上海发布他们当年的流行,那么上海的时尚就会很有魅力,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时尚之都。
  将来,不可能重现过去全国人穿上海的服装的情况,而是可以在上海穿到全国、全世界的服装。我理解上海时尚和时尚上海是两个概念,上海时尚是一个时间轴线上的,从从众到个性,从封闭到开放。我们要的是时尚上海,并不局限于上海时尚,不管哪个国家来的时尚在上海汇合,都会丰富“时尚上海”。
  明年将吸引更多市民参与
  按照国际惯例,时装周很少有普通观众参与,因此今年的时装周,普通观众主要是通过电视转播观看。怎么让更多的市民来参与时装周和服装节?这是副市长唐登杰给我们组委会出的题目,我们要进行认真的研究,怎样既符合国际惯例,又能让更多的市民与这些国际顶级品牌“零距离”。明年我们一定要有所创新,让更多的市民能参与时装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