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专家学者畅谈长三角区域文化合作发展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45

  长三角经济的增长,离不开文化的协调发展;文化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合作发展中的内在驱动作用,日益凸显;区域文化不可“一体化”,但区域文化产业合作日益迫切;开创“和而不同、多样互动、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文化生态格局,构建21世纪长三角现代文化圈……10月19日,在上海举行的“长三角文化合作与发展”论坛上,江、浙、沪三地的政府文化部门的领导和学者,就区域文化的合作与发展畅所欲言。
  
区域文化市场―――散
  江浙一带的观众,疾行百里赶赴上海看戏看电影,早已不是新鲜事;苏南6个小镇“捆绑”申报人类文化遗产;去年,江苏全省实行电影改革,电影发行放映市场全面放开,导致全省91家影院加入了省内3条和跨省4条院线,电影资源重新组合,电影市场迅速止滑而稳定上升;今年8月,上海联和电影院线公司和宁波市电影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宁波联和影业有限公司,宁波地区12家主要影院整体加入上海联和院线,如今联和院线在江浙等地加盟影院已达28家……
  会上,长三角城市文化部门的领导和实践界人士,不约而同地谈到文化资源整合的甜头。
  事实上,长三角近年在文化资源的培育和投入方面,不断加大增量,努力夯实文化产业的基础。正如上海社科院花建研究员分析,长三角正在加大文化的投入。90年代,上海市为文化基础设施投入的资金达到145亿元,新建和扩建了40多个大型设施。1995-2000年,浙江为文化基础设施投入121亿元,2001年扩大到25亿元。
  然而,长三角这些文化资源,整体上还处在“静如处女”的状态!上海文广影视管理局负责人称:目前,长三角的文化贸易总体上是逆差的,在影视产业和艺术品产业方面不如京津唐地区,在音像产品和娱乐产业方面不如珠三角地区,只有演出业尚可与上两个地区勉强持平。这种状况与长三角所拥有的优质文化资源大相悖离!原因是长三角文化市场尚处“战国时代”,16个城市有16个市场。
  作为文化战线上的一名“老兵”,江苏省文化厅有关负责人称:必须打破省、市之间的壁垒,培育统一有序的文化生产要素市场,以市场化手段促进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长三角文化的振兴与发展。
  花建则从长三角重大文化节庆的资源共享说起,认为长三角文化资源优化整合与整体提升的突破口是,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打破行政条线的分割,形成大城市群的文化合力;要以一体化发展的思路来推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避免重复投资,提高文化产出的效益,提升综合竞争力!
  
文化产业链―――松
  据悉,长三角一年电影票房收入达3.2亿元,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长三角电视剧每年需求1万部,市场空间大。谈到文化产业,上海文广影视集团副总裁信心十足。他说,电影是条货真价实的产业链,精神产品不受社会平均生产率的支配,其核心是创造,好的创意带来成百上千倍的利润!据他透露,上海方面正与华纳合作,在我国省会城市建影城,计划3年内投资3亿元建11家豪华影院,目前,首家将于年底在南京建成,第二家旋即在武汉兴建。
  资料表明,到2005年,我国潜在的文化消费能力将达5500亿元。文化产业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业内人士注意到,目前,江浙两省积极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地区的竞争与合作,已形成众多产业链,如钢铁、汽车、纺织、电子等产业,这些产业将更多地融入全球产业链,获得更快的发展。然而,应该看到,在众多的产业链中,惟独文化产业链“扣环”不紧,致使文化产业发展滞缓。
 
 众望构建文化圈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圈的形成,必然带来以此为中心的文化圈的形成。会上,“构建长三角现代文化圈”话语掷地有声。
  去年,浙江省明确提出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战略和重点。湖州市文体局副局长认为,文化产业也应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实现产业链接。首先是,用市场经济的杠杆,整合文化资源配置,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使文化产业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其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民营经济优势融入文化产业,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其三,利用上海文化产业的优势,搞好产业配套服务。上海举办国际艺术节、旅游节等大型节庆活动,为周边地区开发和组织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提供机遇……
  镇江市副市长直言: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长三角不仅是强劲的“经济增长极”,也应是活力澎湃的“文化核心圈”。文化相对经济而言,发展过程有其独立性,一旦形成相对稳定。长三角要形成文化圈,不但要依靠经济的增长,更要用文化形态上的丰富性、体制改革上互补性和制度创新上多向性,形成文化协调发展的巨大活力。
  长三角构建文化圈,是一项系统工程。浙江省文化厅长,以一个学者的严谨方式,谈到构建文化圈的历史背景、环境条件和目标定位。在谈到构建文化圈的基本内容时,他一口气讲了十个方面:资源共享、人才流动、市场相通、政策互惠、保持特色、开拓创新……同时,他更具体地谈到构建文化圈途径:打造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建立文化圈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政策协调机制以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互惠合作长效机制。这样,长三角现代文化圈定会呼之欲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