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自今年7月21日起,闸北区房地局在本市率先推出二手房买卖预检制度,为消费者买卖房屋保驾护航,其实施情况如何,我们前往现场一看究竟。
在闸北区房地产交易中心预检窗口,一家房产中介来办手续,预检员朱先生问卖方:“房子产权是你的吗?户口本和身份证带了吗?……”一连串问题,那人始终支支吾吾,连身份证都不愿拿出来。“你该不会是中介公司找来的‘替身’吧?”预检员脸色一沉。中介经纪人面红耳赤,只好自圆其说:“卖家今天有事,看来只能再约时间了……”“下家”吴先生不依,当即“发难”:“这算什么?难怪我和卖家没见过面,你们打的什么主意?”朱先生一语道破其中奥妙,有些中介千方百计不让上、下家接上头,这样才好暗箱操作,赚取差价。
半小时后,张女士和何先生相约前来进行交易预检,双方没有委托中介公司代理,预检员有言在先:如果当事人隐瞒委托事实,发生纠纷后果自负,相关投诉不予受理。两人面面相觑,迟疑半晌,张女士终于按耐不住,开了口:“谁说咱们没有中介?万一有了纠纷没人管可怎么办?”原来,是中介公司从中捣鬼,告诉他俩,如果预检时中介不出面,既可以少收些佣金,又可以避免许多繁琐的手续,两人都信以为真。预检员当即拨通了中介经纪人的电话,谁知这家公司连起码的《资质备案证书》都提供不出,怎么敢出面进行预检?“差点掉进中介的陷阱,否则真是求助无门!”两人不停对预检员道谢。一天中,预检窗口共受理了34件预检程序,其中2件被打“回票”。
据预检员周刚介绍,在此之前,二手房买卖很是混乱:有的中介公司为赚取差价而签订“阴阳合同”,或超标准收取交易费用,或公司不进行资质备案逃脱管理……到头来,吃亏的总是消费者。自从有了预检制度,中介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大大减少,起初一天总要打“回票”十几次,现在已减少到一、二次。另据市房地局市场管理处负责人透露,住房交易预检制度将在全市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