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十年家访拆“围墙”――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学生为本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09

  这几天,上海大学11位辅导员走访了134名崇明学生的家。上大学了,还会有老师家访?家长们直夸学生工作做得细。上门家访,上大坚持了十年,它体现的是高校学生工作重心下移、工作下沉的作风,反映了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以学生为本的内涵。
  几年前,上大在上海高校中率先启动“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改革。大学生在学习上掌握了空前的主动权,可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出现了难度。“上大的多数学生周末回家。老师们担心,五天的学校教育抵不过两天的社会影响。”校党委副书记成旦红解释,“家访的出发点是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架起桥梁,拆掉学校与社会间的这堵墙。”实践证明,家访制度效果很好。学工办梁老师的感觉是:家访一旦形成制度,便形成一个大学生“德育教育大循环”的良性体系。
  上大的家访分为集中型和分散型,一到开学,学生工作干部、院系领导、任课教师、辅导员等就组织成一支支家访“小分队”。上大每年进校新生约6000人,家访率达到70%以上。走访郊县的教师,有时为了找到一个学生的住处,会花去几个小时;有的老师走访学生不遇,三上其门;还有的老师家访时还要带上家中无人照看的孩子……
  上门家访,既让家长加深了对学校的了解,还让老师与家长、学生有机会探讨学生的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让学校了解到学生的校外教育环境。通过家访,老师还了解了贫困生的情况,逢年过节,老师便会将贫困生家庭列为“分散型家访”的第一目的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