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宁德市5年建设8个度假基地

来自:宁德网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20

  日前出炉的市“十二五”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将围绕“三区两带一中心”的空间布局,加强建设重点项目、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强化旅游产业要素,实现宁德市旅游品牌和旅游精品建设的重大突破,实现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转变,将宁德市建成以世界地质公园为主导的全国著名的山海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三区两带一中心”

  《规划》指出宁德市旅游的“三区两带一中心”的内涵为:“三区”指“大太姥山旅游区”、“大白云山旅游区”和“大白水洋旅游区”;“两带”指“蓝色滨海旅游度假带”和“绿色山水生态旅游带”;“一中心”就是以三都澳为核心的中心城市休闲中转集散中心。

  “大太姥山旅游区”:以太姥山为中心,支持宁德市东北部的柘荣、霞浦、福鼎三县市旅游资源同其整合开发,形成包括森林生态、药物养生、避暑休闲、商务会展、地质公园等的山海川岛一体化旅游区;“大白云山旅游区”:整合福安、寿宁、蕉城等旅游资源,进一步完善白云山、杨梅洲、古廊桥、支提山、霍童洞天等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大白水洋旅游区”:将宁德市西北和西南部的古田、屏南、周宁三县同白水洋景区进行整合开发,形成以山林特色、民族文化特色、古廊桥文化特色、宗教文化特色、乡土特色(乡村游)为主的文化生态旅游区。

  蓝色滨海旅游度假带:依托沈海高速公路、温福高速铁路旅游发展轴和沿途经过的山、海、川、岛、洞、滩资源优势打造景观独特的东部滨海休闲度假精品旅游线;绿色山水生态旅游带:通过整合山林生态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串联上金贝畲族村、支提山、海峡大茶都、福安柏柱洋、廉村等景区(点),打造西部山林生态精品旅游线。

  “一中心”:建设多功能于一体的海湾城市旅游综合体。同时,建设三个辅助中转集散中心以减缓中心城市休闲中转集散中心的压力,分别设在福鼎、福安和霞浦三地。

  建设八个度假基地

  “十二五”期间,宁德市将充分发挥宁德的滨海、山水生态等度假旅游资源,加快度假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建设,突出宁德的度假休闲旅游品牌。重点建设三都澳、东冲半岛等八个旅游度假基地。三都澳旅游度假区建设,主要建设青山岛会议度假中心、鸡公山岛海员俱乐部、斗姆岛海鲜垂钓休闲中心等;东冲半岛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发展外海观光休闲、主题公园、以及畲族和海上人家等特色旅游;东狮山避暑养生度假区建设,以养生的理念新建一个集避暑、休闲、度假、会议、旅游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秦屿旅游度假区建设,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渔业等生态旅游城镇;鸳鸯溪谷生态休闲度假区,依托鸳鸯溪-鸳鸯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具特色的亲水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旅游等;环翠屏湖旅游度假区建设,改善区域内的交通连接条件,并适度开发适合居民周末休闲度假的产品等;鲤鱼溪高山避暑度假区,围绕鲤鱼溪建设融自然山水于一体的综合性高山避暑度假区等;白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把福安白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打造成为东南沿海的“九寨沟”。

  推进对台旅游合作

  在“十二五”期间,以宁马台客运航线的成功开辟为契机,抢抓中央出台关于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加快发展旅游业发展战略的机遇,进一步建立健全宁台旅游交流合作机制,与台湾在资源开发、市场互动、产业投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把宁德打造成对台旅游的窗口和集散地。依托宁德众多优良港口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形成闽东乃至海西的对台交流新平台新窗口;建设“宁马台”一体化旅游线路产品,并把它们纳入省旅游局对外旅游宣传推介线路;鼓励台商参与旅游的投资开发,促进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在实施环三都澳综合开发进程中,重视旅游码头规划、邮轮游艇旅游,做到优先建设;主打文化旅游品牌,将宁德的文化旅游产品融入全省对台文化旅游产品,以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来招徕台湾游客;通过共建旅游促销网站、联合制作旅游宣传品等形式,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旅游线路的共同开发,做大海峡旅游市场。(郑巧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