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浦东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成效显著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55

  48岁的黄益珍以前是浦东张江镇建中村村民。土地被征用后,她在当地妇联组织的帮助下,创建了“帼苑”家政劳务介绍所,专门为张江镇和紧邻的张江、孙桥两个园区提供家政服务。如今,她的服务社已经有十几位和她年龄相仿的姐妹,和黄益珍一起在实现农民变市民的身份转化后寻找新的就业岗位。
  根据浦东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最新统计数据,从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之初至今,已经有21.7万农民离开土地,实现了市民化身份。仅仅有身份的转化是不够的,浦东的城市化进程将依附于土地之上的农民“激活”,这些新的城镇居民所从事产业的转移,才是农民市民化的决定性标志。
  从去年开始,浦东在全市先行试点,冲破传统的保障与就业相捆绑的老办法,对农村离土人员实行保障与就业彻底剥离的新政策。征地安置单位为征地劳动力一次性缴纳15年的养老、医疗保险费,征地劳动力自行进入市场寻找就业机会。他们有的为环城林带做绿化养护,有的进入超市大卖场做营业员,还有的像黄益珍那样为居民区提供家政、保安服务。目前浦东农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已经达到88%左右。农业生产不再是浦东农民主要工作方式。今年以来,郊区第三产业总收入增幅超过80%,高于去年全年水平。
  为了让征地劳动力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里赢得一席之地,新区为他们提供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的免费职业培训。从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保障处获悉,针对用人单位具体要求开设的定向型职业技能培训班“有的放矢”,每个月培训800人左右,为促进非农就业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深受群众欢迎。
  今年新区一次党代会确定了新世纪新阶段浦东发展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到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要实现这个目标,郊区的城区化是重中之重。9月1日新区实现了城郊基础教育一体化,原浦东农村地区镇管的87所中学、小学和幼儿园全部并轨享受“城市户口”学校的同等待遇。同时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投保覆盖面,医疗与教育保障体制改革“双管齐下”。新世纪的浦东通过一系列先试先行的新举措,正在逐步消除养老、医疗、低保、就业以及社会救助等各方面城乡差距,为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全区郊区城区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