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市郊广大农民收入节节提高,生活日趋富裕。目前,全郊区12.7%、约40万农民的生活水平进入富裕阶层,实现小康;到年底,这一人群随着经济发展还将继续增加。
市农委有关负责人说,市郊在着力搞好“一城九镇”建设的同时,全面推进中心镇、中心村建设,构筑现代化城镇体系,确保年底郊区城市化率达到52%以上。再掀招商引资高潮,加速经济发展,确保今年底实现增加值2000亿元,同比增长15%;在上半年新增非农就业5.9万人基础上,力求年底超过10万人,确保全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46元,增幅7%,其中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80%以上。
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郊区各级纷纷以大手笔对有效资源进行整合、组版,使“工业向园区集中”形成更强有力的规模和集聚效应。今年上半年,郊区九个市级工业园区完成的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3倍。目前,全郊区每月引进国内外项目100多个,世界著名的巴斯夫、拜耳、台积电、瑞典宜家、施耐德等集团企业相继前来落户。迄今,郊区有178万人在非农岗位上就业,收入稳定。
实施致富工程,确保农民增收。金山区在农村全面推进“家家富”工程,扶持农民发展效益高的大棚农业。目前,全区大棚总量逾8万套,每户农民仅此生产项目年收入达二三万元。南汇区积极实施“以经营大户为主体、带动广大农民调优生产结构”工程,现今,全区农业基本形成“公司+农户”的模式,实现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生产经营,效益成倍提高。经济较为薄弱的崇明县进一步做好劳力输出的文章,鼓励有技术、有才能农民到市区和国外务工、到外地发展养蟹业,这一措施就使当地农民净增年收入10余亿元。
为农民减负创便,让农民发展致富。去年3月起,郊区全面展开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乡统筹费、屠宰费,逐步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政策和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和管理办法;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切实保障基层政权和组织正常运转。实施改革一年多,郊区农民人均税费负担下降62%。最近,本市又推出对农民免征农业税政策,使农户的农业税实现“零税率”。目前,全郊区优质高效的种、养产品的比重达到70%,农民收益大大提高。与此同时,郊区各地对贫困家庭应保尽保,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和扶持自主创业。迄今,1000多家贫困户摆脱困境,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