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万上海市民积极行动起来 共筑上海健康之城
WHO对于健康定义为不仅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身体的、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为了完美,上海成为我国第一个提出建设健康城市的特大型城市,从今年至2005年的三年内,必须完成8项目标任务,104项指标。然而,要完成这项实事工程,不仅需要政府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推动,更重要的是1600万市民的参与。
你我,既是健康城市的受益者,同时也是建设者。今天,解读104项指标,不仅在展望天更蓝、水更绿、家更美、人更健康的未来,更希望市民能积极行动起来,共砌我们的健康之城。
健康环境:政府建设市民养护
营造健康环境是建设健康城市的第一项目标任务,共有43项指标需要完成,是八大目标中指标数最多的一项。
――到2005年,空气将更清新,大气主要污染物指标将基本达到发达国家同类城市上世纪90年代水平,一年365天中将有310天以上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优于二级标准,基本杜绝烟囱冒黑烟现象,3年共创建150平方公里的“基本无燃煤区”;
――母亲河将更清澈,中心城区河道基本消除黑臭,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70%以上,通过关闭外环线内河各区县城镇地区畜禽场、撤出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畜禽场等措施控制畜禽粪对水源的污染;
――绿地将更大,完成内环线内500米半径公共绿地服务网络,新建绿地3689公顷,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7%,人均公共绿地达11平方米,郊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0%,3年后市区公园将全部免费向市民开放;
――居住环境将更舒适,2005年本市拆除旧里以下住宅累计达750万平方米,旧住房综合整治累计达1500万平方米,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70%,无害化处理率95%,郊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40%,无害化处理率90%。
市民参与活动:护河,从我做起,让上海的水更清;护绿,做到“六个一”,每天欣赏一眼绿色景观,每月游玩一次公园绿地,每年参加一次义务植树活动,每户拥有一盆花草树木,每人认识一种园林植物,每家学会一门花艺(插花、盆景、押花);护净,市民参加清洁社区和市容的环境打扫活动,参加“让世界清洁起来”各项志愿者活动。
健康内容:政府监督市民普及
让市民吃得健康、活得健康、学得健康、爱得健康,是健康城市另3项目标任务健康食品、健康生活和健康婚育最终的目的。为了让市民吃得健康,上海郊区农田化肥亩均年施用量减少15%,农田农药亩均使用量减少20%,建成一个现代化生猪屠宰加工厂,撤销20家不符合国家标准屠宰场;严格控制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
为了让市民活出质量,全市将建全营养监测网络,指导市民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实行烟草有限销售,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建立30%无烟学校、50%无烟医疗机构和500家无烟企业。市民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达40%,尤其要遏制学生心理行为问题上升的趋势。
学校教育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100%,学校食堂卫生等级评比B级以上达到97%,控制集体性事物中毒事件发生。
为了营造健康爱情和家庭,上海各社区100%将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服务站,学生青春期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3%,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降至15/10万以下和6‰以下。
市民参与:从我做起,告别不卫生习惯、杜绝不卫生行为,自觉做到不随地吐痰,不吃不洁食品,饭前便后用流动水洗手,劝阻他人不卫生行为。倡导参加五个一活动,参加一次“健康行为”大讨论;观看一次科学与健康同行展览;参加一次家庭健康行为调查活动;参加社区每季度组织一次的倡导“健康行为”活动;家庭一名成员参加为期一月的“健康行为”自测作业活动。
健康锻炼:政府投入全民健身
本市将继续推进全民健身活动,所有街道和50%以上的乡镇将拥有健身苑,三分之二以上的居(村)委会拥有健身点,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将达到1.2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达到全市人口数的45%。
市民参与:市民参加一个体育组织,学会一项基本的锻炼身体方法,参与一次社区体育比赛,现场观看一次体育竞赛,每周有一次体育锻炼,每年接受一次健康体质测试。
健康社区、精神文明:政府创建市民配合
力争建成80%的国家卫生区,建成“全国灭蝇先进城市”;深入开展文明小区、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和文明城区的创建活动,加大创建活动中健康教育、健康服务、健康管理内容的含量,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市民参与:参与社会的“八个一”健康家园活动,一个活动组织,一支志愿者队伍,一块固定宣传阵地,一项社区健教活动,一本家庭健康指导手册,一份家庭月刊宣传资料,一次健康家庭评比和一年健康家园成果总结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