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农业近日来科技新动作不断:我国第一个自主研制开发的新型生物农药―――能抑制作物真菌性病害的申羊秦霉素刚刚被批准进入产业化阶段;“优质奶牛肉牛育种”和“花卉种源和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创新”两项上海市科教兴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又进入组织实施中……迅猛的发展势头,显示上海正朝着“农业科技强市”的目标大步迈进。据统计,近三年来,上海已完成和正实施的科技兴农项目产生经济效益超过18亿元,其中仅油菜新品种“沪油15”推广一年就使农民增收2.4亿元。
上海农业正由城郊型农业加快向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在这一进程中,市委、市政府多次强调,新一轮发展的关键是科教兴市。自1997年起,上海对科技兴农项目进行大胆改革,各种机制创新层出不穷。首先,建立用项目连结生产与科研的新机制,大大加快了成果转化。在这种机制下,一大批实施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农业企业逐渐培育起来,上海金晖家畜遗传开发有限公司每年有60余万剂南德温肉牛冷冻精液输送全国。其次,突破系统、地域和所有制界限,在全国首创向海内外公开招投标。据统计,1999年至2002年,全国有248个单位主持或协作参加了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的投标,有58家(次)单位中标主持了148个项目。
市农科院畜牧所与中国农科院联手研制成功鸡球虫病三价活虫苗,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国家注册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鸡球虫虫苗,在崇明和浙江德清等地养鸡场推广后,免疫鸡群的群体保护力达到90%以上。人才来了,技术来了,上海农业运用科技筑就了一个个新平台―――种源平台、信息平台、农产品质检平台……并在服务全国中迅速做大。东海鲜花港依托中荷农业部上海园艺示范培训中心,吸引了来自以、德、日等地的花卉企业和科技人才,如今上海每年已有1000多万株花卉种苗销往全国。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开通了全国首家集电话咨询、专家坐堂、现场指导等多种服务方式于一身的全国性农业服务热线―――上海农科热线,自去年8月开通至今,已接到来自全国的2000多个咨询电话。此外,上海标准化研究院还建成了主要农产品出口北美、日、韩等国的信息库,为上海及全国农业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标准化依据。
据悉,上海农业今后的目标是要运用科技,将现代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良种繁育技术、农业安全生产技术、农产品安全检测、生态环境保护和现代农业装备等七类技术逐步提升为优势技术,为增强上海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支撑。同时,要在现有平台的发展与完善中,以生物技术为支撑,构筑种源农业新高地;以现代工业技术和信息为依托,构筑装备农业新高地;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为目标,构筑生态农业新高地;以标准化体系建设为抓手,构筑农产品质量认证新高地;以农业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为载体,构筑农业人才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