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厦门建设保护区 传统节日将恢复

来自:海峡都市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51

  《厦门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规划》已正式出炉,23日,记者从厦门市政府了解到,规划将启动观音山———五缘湾、鼓浪屿、集美学村3个闽南文化传承展示区建设;恢复传统民俗节日,复苏民俗环境,重点推动“一区一节”活动。

  根据规划,厦门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8~2010年、第二阶段2011~2015年、第三阶段2016~2020年。第一阶段将启动3个闽南文化传承展示区、14个保护试点和一批传习中心的建设。

  观音山———五缘湾闽南文化传承展示区,将利用现有观音山片区传统建筑一条街和五缘湾片区现有展示中心,以前店后厂、传承人工作室的形式集中展示闽南地区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鼓浪屿将建成郑成功文化、建筑艺术博览和中秋博饼民俗展示区。

  集美学村则主要展示嘉庚建筑、闽南教育和端午民俗。

  据介绍,厦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环境修复,厦门将重点推动“一区一节”活动,利用民间节日和民间信仰恢复文化生态,打造一批影响较大的对台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市级将有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以及海峡两岸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大赛,思明区将举行郑成功文化节,湖里区将举办福德文化节,海沧区将主办保生慈济文化节,翔安区将有池王爷信仰或香山文化庙会,集美区将有端午文化节和凤山祖庙民俗文化庙会,同安区将举行孔子文化节(朱子文化节)和北辰山文化庙会。

  据了解,《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计划“十一五”期间在中国建立10个文化生态保护区。2007年6月9日,文化部批准在福建省厦门、漳州、泉州三市设立我国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标志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重视保护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阶段。 (郑友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