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9月8日一早,田林社区的钱女士从媒体获悉“本市8家公立医院延长门诊时间”的消息,心中一喜,立即拿起电话约正在大学读书的儿子:中午12:30到市六医院就诊。
午餐后,钱女士匆匆赶到医院,本想看眼科专家门诊,但中午只有普通门诊,虽然有些遗憾,但能够在中午时分就医,母子俩还是感到很不错。
9月8日,利用午休和晚上前往医院就诊的“上班族”真不少。中午12时,瑞金医院挂号窗口前人头攒动。“门诊时间延长,真好。”面对记者询问,潘女士说:“现在门诊从7:00到20:00,我不用请假赶时间了。”正在高血压科看病的潘先生说,“趁午休来看病,病人方便多了。如果能坚持下去就好了。”据现场观察,就医人群约半数以上是“上班族”。
延长门诊服务时间,8家医院大多准备充分。中午12点半,记者来到中山医院门诊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张贴在门诊大厅的“安民告示”,清晰地公布了延长门诊的具体时间段和科室情况。记者随机采访了十几位患者,大部分人并不知道门诊时间延长的消息,原想等到下午一点再挂号,没想到一来就能看上病。而少部分人则是“有备而来”。一位老伯说,他从广播中得知这一消息后,便选择了病人相对少的中午时段来就诊,省却了看病、拿药排长队之苦。一位在机关上班的中年女士,查出手腕上小囊肿已三周,平时上班没时间来诊治。
她9月8日中午赶到医院,从挂号到看病,前后只用了半小时。入夜,东方医院门诊大厅。正上方电子屏幕明确告知门诊的挂号时间推迟至19:30,就医时间推迟至20:00,这让李先生很是欣喜。他上周请假带孩子来拍片,却错过了拍片时间。昨晚,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再次带女儿来医院,女儿拍好片子后,他高兴地说:门诊时间延长,医生辛苦了,老百姓得益了。
傍晚6点多,普陀区中心医院门诊一部大楼外挂着醒目的“夜门诊”招牌,开放的科室有内科、外科、妇产科等20个科室。彭大妈前阵子中风,要到医院复诊几次,但行动不便,需要儿女陪同。“我们白天上班没时间,所以拖着没来。”儿子说。彭大妈在一旁插话:“今天我在公园听说晚上医院也开门诊了,就让儿子带我来了。”在仁济医院,记者也看到门诊部开出了夜间门诊室。市一医院虽在装修,但循着指示标志,记者很快找到了夜间门诊,两位医生正在忙碌。一位候诊患者惊喜地说,自己刚从外地出差回来,咳嗽得厉害,本想来看急症,没想到“夜门诊”救了急。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面对中午、晚上前来就诊的市民,个别医院有些措手不及。下午1时,某医院门诊部候诊座位上坐满了人。“我重感冒,想看内科,现在有医生吗?”记者到预检台询问工作人员,“先挂号,2点钟后来看。”她递过一张预检票。“不是说中午不休息吗?”记者追问。“从明天开始呢,今天照旧。”许女士手臂打着石膏来复诊,吃完午饭就在这儿等了:“医院要2点开始上班,大概轮到我要到下午3、4点了。”她显得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