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煤液化装备、海洋工程技术装备、人类重大疾病相关基因研究开发、GPS车载导航系统……一项项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有望成为未来上海制造业新的亮点。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着眼于增强国际竞争力,包括上述项目在内的20多个重大技术项目,已经被列为上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重点方向。
有关专家表示,上海目前正处于产业技术升级的关键阶段。一方面,人均GDP达到5000―8000美元阶段,标志着上海的产业发展已进入依靠技术驱动和知识驱动的阶段。但是着眼全球产业分工,在研发―核心部件制造―零部件制造―组装―销售五个产业链条阶段中,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制造业目前主要还是位于附加值较低的第四和第三阶段。面对日益加速的经济全球化,目前的这种自主创新实力显然不足以支撑新一轮产业高速发展。实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逐步占据世界制造业产业链的高增值区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
接轨国际先进技术水平是17个重大技术项目的重要特点。以煤液化为例,其各类装置设备都涉及世界最先进、最大容量的设备,其中绝大多数关键设备国内没有厂家生产过,甚至连国外也无现成的供货商。又如,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是目前世界上单机火力发电效率最高的机组,只有美、德、日等才有产品和技术。如能研制成功,则意味着国内火电制造技术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
与此同时,这些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技术还具有很强的带动性,有望对整个乃至多个产业及企业产生重大影响,这将给上海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带来重要的推动力。比如人类重大疾病相关基因开发研究产业化项目,是以已申请的3700余项中国专利和42项美国专利的重要功能基因为起点,采用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研究技术,通过国内外科研单位的强强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有望在5年内鉴定出3种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靶,进而形成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新的增长点。又如海洋工程技术开发与装备项目,随着新世纪海洋开发高潮的到来,仅是对海洋平台的需求就将达到300亿―400亿元人民币。有关人士表示,该项目不仅有利于推进海洋开发的大规模进行,且有可能成为上海工业经济一个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