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陈燮君:乘《淳化阁帖》展览的东风塑造城市精神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87

  今年4月从海外回归的国宝级珍贵文物《淳化阁帖》,将在上海引发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从9月开始,上海推出以“扬我中华文化、壮我中华精神”为主题的《淳化阁帖》最善本大展大赛大讲坛系列活动。
  在市政府发言人姜澜9月4日下午主持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系列活动组委会副主任、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介绍说,即将开展的系列活动包括《淳化阁帖》特别展览以及相关的书法艺术鉴赏会、书法大赛、国际研讨和出版活动等,将持续至11月下旬。以下是陈燮君的发言:
  非常高兴在这有机会给大家介绍扬我中华文化,《淳化阁帖》最善本系列活动的情况。应该说,前段时间,经过各媒体的报道,使得观众有了初步的了解,我想重点介绍一下,《淳化阁帖》为什么在文物界,在回归的过程当中受到世人的瞩目。首先,《淳化阁帖》我们能人的表达是中国帖的老祖宗,刚刚姜先生讲了,我们用什么样的样式最能表达中国文化精神,我们觉得是书法,所以书法今天没时间展开,我们的民族样式从线条的,从平面的能够表现智的感觉。正是中国的书法在我们老百姓当中的重要地位,使得临帖,应该说是至关重要的。说到帖,谁也没有见到过,一般认为,我们的帖的老祖宗就是,都是从《淳化阁帖》演化,所谓演化就是增加一些内容,减少一些内容。另外,从北宋年间以来,是淳化三年,宋太宗命,帝王的大臣的法书。
  历代都有各种翻刻本,所以我们媒体报道以后,接到很多来信和电话,我有全本一套的《淳化阁帖》,你们能不能估估价,到底值多少钱?一听肯定是后来的,不是当代的。讲到帖的地位时,应该说老祖宗地位不可捍动的。有的朋友又问,你们这次四百五十万美金买回来的应该说是残本,就算你们上海博物馆也有南宋的全套的十本,为什么有了全套的还要去买残本?从我们角度来讲,意义就在于它的最先性,因为它是北宋的,是主本。我们这次是第四、六、七、八四卷,四与七、八卷都是北宋刻北宋托的主本,第六卷是全周本的北宋的主本,通俗点表达,这四本现在世界上《淳化阁帖》的最善本。就是说最好的四本就是这次花四百五十万美金买回来的。接下来的问题是,既然是《淳化阁帖》买回来了,研讨研讨就行了,为什么市政府、上海博物馆、上海市旅游委、上海市书协、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文广传媒集团八家单位来组织系列活动,是不是小题大作了?我们快人快语的回答,这是大题大作。把它搞成系列活动,是题中因有之意。首先要客观介绍一下这一系列活动包括什么主要内容:首先当然是大展,从9月23日下午4点开幕以后,24日对公众展出,一直要延至10月31日,很巧,这个展期37天左右,和去年国宝展也是一个巧合,也是三十七天左右。关于这个系列活动大展,我想说明这么几点,一是我们把《淳化阁帖》一页一页展出,便于观众观赏。第二,为了做到喜闻乐见,我们把上海博物馆“二王”的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墨迹、有关“二王”的逸事趣闻的书法,有关《淳化阁帖》的阁帖,包括今天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包括上海博物馆一些好的本子我们借过来借展,在展厅里做比较研究。另外说明一点,这次大展可能会出现像去年国宝展这样的人气,我不敢讲文化轰动,人气会比较旺。从现在的媒体报道以后初步的反响来讲,应该讲曲线上升非常快。我们感到,重要的国宝回归,使得国人非常兴奋,当然是原因,而且是重要原因之一,恐怕我们的市民、我们的青少年还希望通过大展能够参加大赛,能够通过大讲坛来得益。第二点是大赛,这次大赛规格比较高,从评审的组成可以看出这一点,启功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家冯先生,原辽宁博物馆馆长杨先生。从上海来讲,主席周慧君先生和书协的其他副主席,也是书法大家,包括陈佩九先生,还有江浙的书协主席,当然我们汪庆正先生也是帖字专家,本身也精通书法,有这些高手、强手组成一个高层次的评审委员会,我想可以从新闻角度传递一个信息,说明这次大赛的水准。大赛水准高是一回事,参赛的规模怎么样,人气怎么样,我们分了三个版块、五个组,有专业版块,非专业版块,海外版块。非专业版块里有青少年组,中年组/成年组,老年组。这次书体是限定的,“二王”系列的书体。这里面恐怕要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淳化阁帖》和“二王”有必然的联系,《淳化阁帖》是完整的十本,第一本反映帝王的书法,二、三、四卷反映历代大臣的书法,第五卷是历代名家的法书,第六、七、八三卷是王羲之的法书,第九、十是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的法书。我们这次的四、六、七、八,第六、七、八三卷是王羲之的法书,所以这次大赛的规定的书体就是行书和草书,也就是“二王”系列。第三个大的活动大讲坛,大讲坛是双重功能,第一个功能在整个大赛期间从9月28日开始,每周1次,一共4次,每次前半场请专家讲《淳化阁帖》,后半场请书法大家怎么临“二王”字体和阁帖,从大赛来讲,我们打算打造四次高规格的帖学和学习书法的讲坛,这在近年上海的活动中,考虑比较周全的。除此,我们的旅委是把这个系列活动作为今年旅游节的重要活动内容,可能主要的地点是在上海博物馆,在上海博物馆以外,从文化旅游这个角度,恐怕时空就是另外一个时空,有很多场外的,具有文化现场性质的活动。除了上海以外,要想到绍兴和王羲之有必然的联系,所以从文化旅游这个角度,绍兴的书法爱好家、帖学专家到时可能也会成群结队组团到上海来参加这个活动。除此以外,我们还要组织一些喜闻乐见的活动,比如,有名人、名主持、书法家、鉴定大师、帖学专家到大展的现场给我们的普通观众、市民、青少年进行讲解,这不是说故意制造文化亮点,简单提一提,在去年的国宝展中,很多文化人、名主持提议用这种形式为传承中华文明做实事,所以今年我们采取了这个办法。在这些活动报道当中会有一些亮点,比方说开幕式是9月23日下午4点,开幕式我们想打破常规,不是一般的讲讲话、剪剪彩,而是采取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半小时的活动录制下来,在晚上的黄金时段进行播放。这次活动得到市委市府宣传部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一件文物的回归,或说是一个大展会作为系列活动推出,而且大家感受到新闻媒体的力度比较高。我们这个系列活动是代表上海传递一个信息,我们旧上海十里洋场,现在新上海改革开放以后,当然要改革开放,精神提炼也好、打造也好,应该说最本质的、最基础的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反映出来的一种人文精神。大赛除了反映刚才姜澜先生讲了,我们上海博物馆收藏了这部法帖,应该让大家观赏,但是话不能光讲到这个层面,应该说,我们能不能通过大赛、大展、大讲坛,能够使我们的市民、我们的青少年热爱书法,熟悉“二王”,认真研究《淳化阁帖》,对帖学引起初步的兴趣。到十月底,大赛的颁奖仪式放在11月初,果真在上海这座城市出现了去年年底延续到今年1月6日这种文化的盛况的话,我想我们的初衷也就实现了。因为我们今天在这个会上包括整个系列活动当中,除了表达我们上海这座城市将进一步抢救文物的决心以外,我们还希望能够通过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宏扬来进一步打造、塑造我们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