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的琴声、欧式的花园洋房、幽静的弄堂小巷、斑驳围墙树影,写满古老岁月印记又散发着现代气息的鼓浪屿一直吸引着八方游客。除了这些传统特色,近年来鼓浪屿上的家庭旅馆又成为岛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不过在鼓浪屿家庭旅馆生意火爆的背后,是其长期处于“灰色地带”的尴尬,也存在“非正规军”多、安全隐患多等问题。
值得庆幸的是,鼓浪屿家庭旅馆的蓬勃发展和对旅游的带动作用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近日,一系列规范扶持鼓浪屿家庭旅馆的举措被搬上台面。
而厦门独创的引导鼓浪屿家庭旅馆协会注册“鼓浪屿家庭旅馆”集体商标,走“集体品牌+个性品牌”的双品牌商标的策略,也成为家庭旅馆业的鼓浪屿模式。
老别墅变身 别样温馨
“第一次来鼓浪屿在这里住,不过一住就爱上了这里了哦,爱它就像爱家一样啊!好亲切,下次来一定会再选这里哦!回去就要再继续工作了咯,累的时候就会想想这儿。”
鼓浪屿国际青年旅舍的留言簿上,一位住客这样写道。这里原来是德国领事馆,一座典雅的欧式楼阁;经过装修改造成旅馆后面目焕然一新,成为许多来鼓浪屿的背包客的天堂。和国际青年旅舍一样,老别墅几乎成为在鼓浪屿上开家庭旅馆的一致选择和最大特色。
娜雅是鼓浪屿的家庭旅馆中人气颇高的一家,从上海来鼓浪屿游玩的白领小何就是慕名而来。从事猎头行业的她国庆长假到厦门旅游,提前将近一个月订房就是为了住在“传说中的娜雅”。
“来鼓浪屿就是看老别墅,体验鼓浪屿的文化,享受缓慢舒适的生活节奏,住家庭旅馆可以感受更深。一个人在岛上漫无目的地漫步,走累了回到房间,在大浴缸中泡个热水澡;然后光着脚出来推开窗户,我明白了什么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午后端着咖啡坐在院子里,看看木瓜树、凤凰树还有不知名的乔木,想想这座老别墅的故事。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宁滞,我觉得这才是生活。”
被鼓浪屿家庭旅馆营造的这种氛围吸引的,不仅是小何这样的外地背包客,很多原本就在厦门的年轻人也会特意到鼓浪屿上的家庭旅馆体验生活。
“一直很想去青年旅舍住上一两晚,这次朋友过来玩终于有机会了。住在老别墅本身就是一种体验,院子里有很大的公共空间,给大家很好的交流平台。住客来自天南海北,和这些素不相识的人聊天,分享旅途中的经历;或者夜晚坐在阳台上,一边看星星一边和朋友聊天。这种生活太幸福了。”
独特的装修风格、悠然自得的气氛、感受原汁原味的鼓浪屿文化,正是家庭旅馆的这些特色,使得不少游客对鼓浪屿的家庭旅馆情有独钟。
缺乏规范 境地尴尬
从2004年鼓浪屿开始出现家庭旅馆后,投资者们纷纷租用或干脆购买下岛上空置的新旧别墅,然后加以改造,成为家庭旅馆。家庭旅馆确实吸引很多游客前往,尤其是到鼓浪屿的散客和年轻的背包一族、白领阶层。以国际青年旅舍和娜雅为例,两家旅馆平时入住率不低于60%,黄金周和小长假都要提前预订才有房间。
虽然环境温馨、生意火爆,但在鼓浪屿家庭旅馆表面风光的背后是长期处于“无法”管理的尴尬境地。
其实不仅是鼓浪屿,全国所有的家庭旅馆都面临同样的状况。据鼓浪屿工商所工作人员介绍,按照现有的合同范本,没有可参照的家庭旅馆服务业合同范本。此外,鼓浪屿上的家庭旅馆多由老别墅改造而成,存在住宅禁商、消防验收等方面的限制,大部分家庭旅馆拿不到营业执照。
根据鼓浪屿工商所国庆前的统计,鼓浪屿现有23家家庭旅馆,550个床位。其中拥有正规营业执照的仅8家,而节后又新增不少家庭旅馆开门迎客。“因为没有准入,鼓浪屿上的家庭旅馆不能也不允许大规模做广告,公安只能按照私房出租的情况管理。”
由于上述原因,鼓浪屿工商所也时常会接到游客对家庭旅馆的投诉。
“经营者从保护自身利益出发,在网上或者店堂告示中发布格式条款,很容易成为霸王条款。如果双方发生纠纷,利于商家而不利于消费者。比如住三天要先付三天的定金,如遇不可抗力来不了要退订,商家不退定金,这样显失公平。”
出台政策 政府扶持
针对这些现象,厦门市政府,包括鼓浪屿街道办、工商所、协会于今年正式出台新规。
根据厦门市委、市政府关于将鼓浪屿建设成“文化之岛、公园之岛、休闲之岛”的指示精神,思明区成立了以区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及街道领导参加的鼓浪屿“三岛”建设工作小组。
而作为“休闲之岛”的核心项目,6月3日在思明区政府及鼓浪屿街道办支持下,厦门第一个以家庭旅馆为主要成员的社会团体——鼓浪屿家庭旅馆商家协会正式成立。据悉,协会主要是协调发展,在此行业起步阶段进行良性规范,避免陷入恶性竞争,以后也会适当进行资源调配。
作为扶持政策中最重要的一步,10月中旬,鼓浪屿工商所创制全国独有的鼓浪屿家庭旅馆住宿合同格式示范文本;并与鼓浪屿街道办一起引导鼓浪屿家庭旅馆协会注册“鼓浪屿家庭旅馆”集体商标,并鼓励商家自行注册个性商标,走“集体品牌+个性品牌”的双品牌商标的策略。
按照部门的规划,目前,鼓浪屿上可用于建设家庭旅馆的房源还有15处,可新建的地块2处,这也决定了鼓浪屿家庭旅馆类的休闲产业不是求量,而是求质。
在经过了数量的猛增后,如何将“鼓浪屿家庭旅馆”的名号打响,将是今后政府与商家们需要共同努力的。
无独有偶,在工商所采访时,一个人风风火火地冲了进来。他,就是今年6月新上任的鼓浪屿家庭旅馆商家协会会长许一心。
“在岛上住一晚,体会浪漫的小岛之夜”,这如果能成为游客的一种共识,将极大改变鼓浪屿的旅游生态。
许一心,土生土长的鼓浪屿居民,原鼓浪屿别墅高层管理者。他说,如今的小岛上越来越多的老房子被改造成家庭式旅馆,这一趋势也预示着鼓浪屿上的休闲式旅游模式初步显现。“协会6月初成立时,岛上的家庭旅馆只有11家,现在却急速发展到30家。”
许一心说,这很大一部分归结于政府对此行业的态度转变。据悉,去年厦门市政府整顿全岛酒店式公寓时,没有合法身份的家庭旅馆也被列入打击的范围。
一直以来,地处“灰色地带”的旅馆渴望加入“正规军”,而已获认可的旅馆则期待今后的发展能走向品牌化。一年后,他们终于欢欣鼓舞等来了回应。
家庭旅馆前景看好
虽然政府的扶持政策刚刚出台,但对于鼓浪屿家庭旅馆业的发展,主管部门和业内商家都一直看好。
在娜雅家庭旅馆的老板林潇看来,政府的扶持政策恰到时机。
“鼓浪屿景区的风景集中,不像丽江景区比较分散,可以说鼓浪屿是最适合开家庭旅馆的地方。鼓浪屿虽然没有丽江的民族特色,但有家庭有居住气息,开在老房子里的家庭旅馆更把鼓浪屿的韵味发挥得淋漓尽致。鼓浪屿是老景区,不过留不住客,白天很热闹,可晚上八点之后就很少看到人,黄金周也一样,所以岛上没有酒吧没有咖啡馆。在鼓浪屿家庭旅馆的游客,平均入住两三天,这些人是体验式游览,是来享受鼓浪屿生活和文化的,而不是单纯的观光,因为这样家庭旅馆更能留住人。不过单靠个别家庭旅馆商家的行为也留不住客,幸运的是政府注意到这一点。其实政府只要出台政策就可以了,思路是好的,其他的事情交由市场来决定。如果没有这些政策出台,鼓浪屿也许就会错过一个发展的机会。”林潇告诉记者。
鼓浪屿家庭旅馆商家协会会长许一心,和林潇持同样的观点。“从住宿对象来看,家庭旅馆对推广、展示鼓浪屿更有利,是真正来休闲旅游的人,不至于走马观花。借助政府的力量,做好做大鼓浪屿家庭旅馆这块蛋糕,对政府、商家和游客来说都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但鼓浪屿家庭旅馆的发展,会不会与岛上的星级酒店形成恶性竞争的局面?许一心和林潇都认为不必担心。“除了二者的客源不同外,家庭旅馆和酒店互为补充,政府所要提供的只是政策上的扶持,其他交由市场去决定。”(薛德芳 许蔚菡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