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高温警报”在上海持续了17天,位于北京东路356号的市容环卫投诉中心也成了“热中之热”――每天受理市民投诉近百个。投诉中心透露,入夏以来,投诉中心共接到市民投诉2039件,热点集中在乱设摊、环卫作业扰民和垃圾堆积等三大顽症。
据悉,接到市民投诉后,投诉中心都要及时移送到相关区县的环卫部门,并督促他们在五天之内将处理结果反馈到投诉中心和投诉人;对于一些整治难点,中心还派人到现场协调解决。即便如此,影响市容的“老大难”问题还是很难及时解决。
听起来,“老大难”问题久拖不决,各部门都有一大堆理由。比如乱设摊既污染环境又扰民安宁,可城管大队却表示难以彻底整治:因为这是个社会问题,很多小摊贩完全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章的,每次一看到城管就“撒腿”跑。环卫作业扰得市民夏夜难以安眠,作业车辆一路污水滴漏又严重污染环境,有关部门的回答是:垃圾车日间不能上路,因此清、铲垃圾的工作都在深夜,噪音扰人难免,环卫部门只有希望广大市民谅解,至于污水滴漏问题,是因为车辆的密闭性不好,要改变,需要政府投入资金改装设备。
种种客观原因存在,看来市民还得继续忍受类似的烦恼。但是也有小贩反映,在市场设摊时,主管部门都收取了管理费、保洁费等,环境脏乱的状况改变不了,管理部门该负责。其实诸多市容环境问题投诉不断的根源,都与有关方面的扯皮与推诿有关。
投诉中心一位同志说,市民投诉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堆积问题,解决难度最大。因为建筑垃圾主要是动迁工地或者闲置的工地产生的,接到这种投诉后,中心需要联系区政府、街道、动迁组或房产商的上级部门配合解决。至于生活垃圾,也需要协调街道、区政府的相关部门解决。而这些部门的反应常常是情况已经了解,但一时无法解决,或者表示已经整治但问题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