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专利项目“束之高阁”的老大难问题终于有了突破口。7月28日上午,上海专利集市正式开张。这家全国首创的专利服务市场,为专利项目人和投资者搭建了一个信息服务平台,让供需双方自由洽谈、自主交易。
上午9:30,在专利集市现场已人头攒动。由于此次活动采取登记免费入场,因此吸引了不少专利权人。来自湖北的陆先生用“开启了一扇门”来形容这个集市;现年64岁的胡觉民老先生更是按捺不住激动,一下带来了自己的5项专利。截至下午4点,专利集市内已有将近100个专利项目踊跃入市,前来参观、洽谈的投资者更是不计其数。作为上海一家小型企业的经理,范先生的话代表了大部分投资者的心声:“以前找适合投资开发的专利项目,要么翻翻报纸,要么去专利局查,现在这样面对面就方便多了,对于专利权人和投资者来说都是件好事”。
据上海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自1985年以来,上海已授权的专利达42889项之多,但实施率仅为10%左右;2002年大学授权的专利179项,登记转让28项,实施率也仅有15%,形成规模效应的就更少。在造成专利项目难以转化为生产力的诸多因素中专利发明者与投资者缺乏直接沟通的渠道是重要原因。主办者希望通过“集市”这个平台来推动专利走出深闺。专利集市目前暂定于每月一次,主要以专利项目人设摊、实物演示、展板展示等形式发布专利项目信息,另外还将不定期举行专利项目专题推介会和开展专利项目招投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