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话剧《商鞅》上周末在美琪大戏院与申城观众再度会面后,昆剧《牡丹亭》7月18日在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场又赢得戏迷的阵阵彩声。
让国家精品工程资助剧目走向市场,在专家选拔之前先接受观众和市场的评判,已成了本市文艺工作者的共识。上昆团长介绍,今年初,自昆剧《牡丹亭》、京剧《贞观盛事》、话剧《商鞅》和舞剧《闪闪的红星》入围30台国家精品工程初选剧目后,大家都为争取入选10台国家级精品剧目作最后的冲刺,努力打造无愧于我们时代和人民的传世佳作来。
据介绍,上海昆剧团《牡丹亭》剧组为了专心排练,选择了苏州某党校,进行了8天的封闭式排练。这台多次打磨的经典剧目,几乎凝聚了所有上昆人的心血。为了以最好的表演状态、最好的演出质量迎接选拔,脚伤初愈的“柳梦梅”扮演者之一岳美缇,一丝不苟将每个动作做到位;“石道姑”的扮演者刘异龙虽发高烧仍带病参加排练;来自重庆的技导朱福侠身体不适,仍坚持示范。
上周末全新亮相的话剧《商鞅》,也给观众留下美好印象。一些以前看过演出的观众称,新《商鞅》在艺术形式、戏剧逻辑和人物性格的处理上,都较先前合理。商鞅这个人物不再那么暴虐残忍,而是表现他性格的多面和复杂。秦孝公、韩女等的个性也有血有肉,更加丰满。整体感觉是,全剧更自然流畅、更大气精美了。话剧中心杨绍林透露,《商鞅》7年来上演过100多场,这次再演戏票十分抢手,鼓舞他们再搞个新人版,让好戏代代相传。月底将在美琪登台的《闪闪的红星》,整个剧组也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从4月至今,编创人员不仅重新创作音乐,还将下半场剧本重新改写,现在舞段变得更加丰富,从潘冬子三闯封锁线,到在胡汉三眼皮底下进行地下活动,还穿插星空下冬子对父母的思念,以及与游击队员的嬉戏,小英雄的形象愈加丰满。为使“红星”更闪亮,上海歌舞团黄乾明团长表示,他们将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不厌其烦,反复修改,迎接选拔。
下月初在逸夫舞台再度亮相的京剧《贞观盛事》,从5月初建组复排以来,也是上下一心,精雕细刻。新版本保持了亦庄亦谐的风格,情节更合理,人物更立体,主要人物的唱腔也进行了重新编排,马球舞的伴奏音乐也做了重新创作,舞美布景更亮丽辉煌,给观众更强烈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