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将关怀落到细节处――上海各医院做好夏季诊疗服务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38

  医院,是直接为百姓服务的窗口,看好病是根本,但想病人所想,能将点滴关怀之心落到细节、落到实处,这又是另一面。
  中医医院历来是上海人看病的热点,龙华医院这两天的门诊量超过了3000人,可服务丝毫没有打折扣。“从营养室到病房,要经过一段路,前些日子,饭菜是凉的,色、香、味都不怎么样,令人食欲大减。可现在,医院添置了电加热饭车,想吃什么,还能自己点菜,医院只收成本费!住院,变温馨了。”龙华医院肛肠科入院一个多月的曹先生谈性颇浓。每天7元标准的病号伙食,医院却动用了9000元的电加热饭车,而且一口气进了22辆!正在兴建的门急诊大楼,与小小的一部饭车,都温暖了病号的心。
  今年,本市一批三级医院正巧处于门急诊改造的关键期,高温,病人增多;硬件又不可能一步到位,服务怎么做才让病人贴心?院方并没有顾此失彼冷落了病人,而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瑞金医院急诊室7月2日半夜刚搬了家―――原急诊室旁500平方米的扩建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是临时过渡,但配置丝毫没有降级:吸顶式空调吹送凉意,灯光的高度和密度均恰到好处。
  为那些患有心脏病不适合平躺的病人着想,医院还新添置了一批可推动、可调节角度的观察床,比起以前简陋的担架,一张床就要多投入两三千元。正在就地改造的华山医院急诊室现在被一隔为二,一边正常就诊,一边施工。施工现场听不到过大的噪声,施工工人“大叹苦经”:“为了赶在高温前完工,医院要求我们加快进度,既要保质保量又不能干扰病人就诊,我们分两组24小时施工,噪声大的工作只能放在下午6时以后做了。”这边时不我待抢改造,那边40张崭新的补液椅与空调,让病人安心度过过渡期。
  “螺蛳壳里的道场”做得真不少:华山医院急诊室前的空地变宽敞了,容得下两辆急救车进出和调头;医院硬从辅助用房中“挤”出160平方米用于急诊;急救室的面积也增加了一倍;预检-急诊-急诊综合性重症病房-中心综合性重症病房,华山医院的“绿色通道”让急诊急起来了。瑞金医院场地没办法拓宽,就在就医流程上花功夫:临时急诊室里导医标牌、直通急救室的“绿色通道”标识清清楚楚,为了减少急诊候诊时间,医院还从各个科室抽调了4名医生,协助巡查滞留的观察病人。
  切切实实改善就医环境,成了市政府这两年抓的大事:去年,本市筹资50亿元建造一批现代化医院,目标:瞄准亚洲一流!今年,市府又将17家市级医院急诊室改造项目列为实事项目,龙华、华山、瑞金、肿瘤、市一、仁济东院等三级医院的急诊室不日将旧貌换新颜,上海人不用等太久,就会看到:上海医院的急诊室“长”出了8730平方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