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战沙堤百姓无后忧 轨道4号线抢险第3日纪实
武警:300壮士战沙堤
没有任何机械设备,一切只靠肩扛手提,却要应付来自地下、水中的无形险情。这就是董家渡码头业已破损的防汛堤边,武警九支队全体官兵接受的临阵指令,而且绝不容有闪失。因为在官兵们的身后,是热火朝天的地基沉降抢险现场。
7月3日下午2时,晨报记者第四次来到防汛堤边。原先的防汛墙已经倒塌,但只是一夜之间,一道由五层沙袋堆起的、高达2米的临时沙堤已经完全挡住了黄浦江水。而就在前夜9时,这道临时沙堤还只有两层、1.5米高,为了这道堤坝,300多名官兵彻夜未眠。
“7月3日的凌晨潮水高达4.3米”,在场的水利测量人员说:“眼看着黄浦江水一点点地接近堤面,一旦没过堤顶后果不堪设想,但战士们就靠一包包的沙袋堆上去,硬是抢在江水没堤之前把沙堤加高了,最紧张时,江水已经涨到了离最低的沙袋只有十多公分的距离,结果总算挺过来了。”
从7月3日清晨6时30分起,上级决定在临时沙堤的后方10米处,在原防汛堤的基础上再搭建一道沙堤。因为没有江水冲刷,这道沙堤搭建得相对容易,到中午12时已经初步成形,但官兵们最最担心的事件还是发生了。下午1时50分左右,第一道堤坝北侧倚靠的外马路845号建筑物,突然发生地下基础松动,经过整夜浸泡后的泥土被江水冲破,江水当场从直径达2米的破口涌入沙堤内部,10多名正在堤上的官兵被冲落到堤下,在巨大的水力作用下,刚刚成形的第二道堤坝被冲塌了大半。
“这比凌晨赶潮水还险”,一位武警指挥员嘶哑着嗓子:“抢险用的黄沙、石料全部被卸在离缺口100多米远的码头上,为了抢时间,战士们就用人墙接力的办法,把一包包的沙袋传递到缺口堵漏,连刚刚落水的战士也站在堤上,整整3个多小时,大家没有停过一刻。”
7月3日晚8时,堤上缺口已经被完全堵实。为了尽快将下午冲入堤内的江水排尽,6名战士趟着齐胸的积水,扛着重逾500斤的四部大功率水泵进入塌陷深处。8时15分,抽水开始,趁着设备运转的短暂间隙,战士们开始轮流喝水、休息。从随队勤务、卫生兵处得知,在连续两天的抢险中,已有十多名官兵受伤,其中伤势最重者头部严重撕裂,已入院救治。
晚9时,堤上的水利测量人员又传来了紧张消息:晚11时黄浦江还将再次涨潮,虽然这次的潮位可能略低于7月2日的最高潮位,但考虑到第一道堤坝北侧基础薄弱,必须及时加强。与此同时,官兵们又接到了另一个坏消息:原定晚8时30分靠岸的一船渣土被迫取消,这船渣土原本是专为北侧堤坝调运的,它的取消意味着官兵们不得不再次用人力,在2小时内将上百吨沙袋从百米外的码头运到堤坝北侧。当记者离开堤坝时,官兵们已经放下了毛巾、茶杯,再次展开了人力接龙。
居民紧急撤离记
7月1日清晨6时多,外马路890号的居民大多数都沉浸在睡梦中,另有一些人外出买菜刚进家门,或刚从附近的鱼市场下夜班……他们没有想到,一场事故正在他们的房子底下发生,他们更没有想到十几分钟后,所有人都从险境安全脱离。
清晨听到爆裂声
“大事不好,水泥翘起来了!”7月1日凌晨5时多,外马路890号居民谢士年上夜班还没到家,就听到4号线施工现场值班老伯的惊呼。想到自己的家离施工现场仅几十米,40多岁的谢士年不顾一夜疲倦连忙奔上去察看。“当时我看到地上水泥翘起来一块,地面明显不平。一些施工人员正迅速跑到岸上来”,并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状况的谢士年第一反应就是往家跑,“刚一到家,110就来了,他们要我们马上从家里撤出。”
“那天早上,我也记不清一共叫了几个人,多数居民都在睡觉,一遍又一遍地敲门,喉咙都哑了”,董家渡街道天生居委主任冯永蓉是当天首批到达现场的工作人员之一,她回忆,那天早上在十几分钟内,她和街道干部、公安民警们一起,帮助当地的5户人家、几十口人撤出了位于危险地带的家。不到半小时,旁边的一幢大楼严重倾斜,十几分钟后,5户人家的房子就分别开始倾斜,砖块瓦砾纷纷下落。
当时的一位在场人士事后回忆说,凌晨4时多,施工地点发现空洞,水渗入正进行施工的隧道,隧道内施工人员火速从现场撤离,同时跑向距离事发地最近的一幢商务楼,当时楼内有几个值班人员在睡觉。施工人员大力敲门将其唤醒,并告之,房子随时会塌,请他们马上撤离现场。
“听到施工人员这么说,我们马上从大楼里跑出来,没过多久,估计是5时刚过的样子,就听到大楼内发出‘咔嚓’的爆裂声。”当天从这幢八角形大楼跑出来的值班人员说。
截至7月3日傍晚,这5户居民共回去拿过2次东西。考虑到安全问题,有关部门规定,他们每次拿东西的时间必须在5分钟以内。居民们分别利用这两次时间,回去拿了些换洗衣服和社保卡、存折等轻便重要的物品。“刚进的货堆在店仓库里,现在仓库已变形得进不去了”,家里开烟杂店的姚庆玉不无遗憾地说。
10小时迅速安置
经多方协调,目前这5户居民分别被安置在府谷、董一两家浴室招待所内。街道还委托居委会向每户人家送去300元救急款,以及饮料、西瓜、方便面等食品。
“我们已经成立了安置小组,并安排专人值班为这5户居民服务”,天生居委会书记吴丽萍说:“从1日到现在,我们每天起码要去看他们两次以上,为他们做心理安抚工作。”从1日上午9时到下午7时,经过居委会人员的努力,5户居民均已安排妥当。
7月3日从与天生居委紧邻的公义居委了解道,公义居委正在制订一套涉及周边几百户居民的延伸安置预案,以做到有备无患。
丈夫一线抢险妻子后方支援
14时50分,刚刚坐下休息的战士们又一次扛起沙袋向第一道沙坝北面冲去。原来这沙坝最北面处又出现了渗漏,江水通过沙坝的空隙不断涌出;指挥员一声令下,所有武警战士停止了对第二道沙坝的修复,原本用来抢修第二道沙坝的沙袋都被挪到第一道沙坝渗漏处。四个武警战士眼看渗漏的水越来越大,就毫不犹豫地跳进黄浦江,站在齐腰的江水中,这四个战士接过了从战友手中传下来沙袋,又屏住呼吸把沙袋垒到大堤的底部。在沙坝内侧的一队武警战士正往渗漏处垒沙包,不一会儿几百个沙包就压在了渗漏处。
15时30分,渗漏处基本被控制。可是战士们刚刚休息了12分钟,15时42分第一道沙坝上又有一处出现了渗漏。还没有喘过气来的战士们又马上扛起了沙袋,奔向渗漏处。
“当心当心……”设置在码头处的卫生队传来嘈杂的声音,循声望去,原来是一名战士在踩沙包的时候,一个不慎,溅起的泥水蒙住了他的眼睛。一旁的水泥礅此刻充当了病床,这名叫作商继军的年轻战士躺在了上面,医生不断用生理盐水给他冲洗眼睛。由于眼里的泥沙太多,再加上商继军忍不住揉搓了一下,他的眼睛立即布满了血丝。5分钟后,商继军就再次回到抢险队伍中。一位医生说,刚才给商继军急救的就是他的夫人。两天以来,商继军一直活跃在抢险队伍里。而他的夫人则在卫生队为战士提供医疗上的帮助,到现在已经值了24小时的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