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将建立知识产权信息化工程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39

  上海知识产权战略将集中力量重点聚焦信息、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等优势领域,争取在三五年内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上海市知识产权局领导6月30日说,上海的知识产权战略必须服务于科教兴市的总战略,要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威力,打通华山天险的“关口”。
  专利战略是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专利保护条例》自去年7月1日实施以来收效显著。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上海市2002年专利申请量19963件,与2001年同比增长56%;今年1至5月,上海的专利申请量约11500件,同比增长180%。此外,全社会的专利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并且涌现出一批有一定含金量的自主发明专利和一批优秀企业。
  “但是,从专利的数量和质量,特别是专利的实施来看,我们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已经取得的成绩面前,市知识产权局感受更多的还是今后工作的压力―――前有领兵广东,申请量大,机制灵活转化快;中间有北京,科技实力强,更看重发明专利,去年比上海多申请了1700多项发明专利;后有追兵江苏、浙江紧紧跟上,中小型企业反应快、潜力大,发展有后劲。
  市知识产权局领导把上海专利战略的不足归结为5个方面:
  一是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不高,涉及核心技术、高新技术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较少。他以去年的数据为证,发明专利申请量3961件,占总申请量的19.8%;发明专利授权量339件,仅占总授权量的5.06%。
  二是支柱产业专利偏少,如电子信息和汽车制造在上海制造业轮流排名首位,产值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0%左右,但专利申请量却只占全市企业申请量的1%。
  三是专利实施率较低,有许多还处在“休眠”状态。
  四是企业运用、创造专利能力比较薄弱,专利意识有待加强。他举例说,许多大型企业尚未建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未将专利工作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之中;在引进外商投资项目时,很难消化吸收并形成自主的专利权。
  五是专利代理和专利管理人员不足,年龄老化、特别是高层次专利管理和服务人才严重缺乏。
  如何才能使上海的专利战略更上一层楼,提升运用专利制度的能力和整体水平,最终形成一批与上海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关键核心技术专利权?陈志兴谈了他的思路:要找到阻碍专利发展战略的“瓶颈口”,推进专利战略的“突破口”,进而打通“华山天险一条路”的“关口”。
  建立上海知识产权信息化工程,组建上海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设立上海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专项基金,上中下游共同治理,使知识产权战略凸现出推动支柱产业发展的“爆发力”。
  专利信息的及时有效利用是创造专利知识产权的重要支撑条件,也是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整合专利、商标、版权信息和服务于一体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以企业加工业为主体,针对本市的重大科研领域、重大工程及重点产业建设知识产权信息数据库,开发专用软件,为企业提供全程咨询、分析服务,这是上海专利战略、知识产权战略的基础性技术设施。陈志兴介绍说,已建成的上海市汽车制造专利数据库成为国内厂商了解国际专利动态的重要窗口。他建议,力争经过3年努力,建成一个立足上海、面向长三角地区、服务全国的知识产权信息平台。
  上海知识产权发展中心旨在跟踪国外知识产权发展动向,评估上海各领域的竞争能力,为制定上海知识产权政策出谋划策。
  专利成果转化率低,是实施专利战略的“老大难”。设立上海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专项基金将有助于破解难题。这项基金将用于继续支持知识产权申请专利费、维持费等费用资助,以及人才培养、宣传教育、示范企业扶持、政府嘉奖、专利实施和重大基础性设施、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尤其要向申请发明专利和向申请国外专利倾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