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鹭江边将现原味厦门 人和路大同路海滨公园改造(图)

来自:厦门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71

  

海滨公园鸟瞰,这里将增设戏台和观景台等设施。

大同路旧照片。

今天的人和路,改造后入口处将有牌坊

大同路将取消路面停车位。

     【核心提示】

      走过牌坊,在人和路的小木屋里尽享博饼乐趣;驻足“大同人和”石刻前,感受闽南的文化核心,还可在大同路饕餮厦门十大特色小吃;踏进海滨公园,看一出闽南传统戏曲……,鹭江道片区改造后,一个“原汁原味的厦门”将展现在鹭江之滨。

      这个现代文明与历史底蕴互为融合的片区,很快又要发生一次新的巨变。昨天上午,鹭江片区特色商业策划方案通过专家及有关部门的评审,这意味着,人和路、大同路、海滨公园的改造,从此进入实施阶段。

      将这里打造成我市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旅游休闲示范区域,是贯穿在策划方案里的一条主要思路。透过这一叠厚厚的蓝图,一个“原汁原味的厦门”,将展现在鹭江之滨。

      人和路:全年可闻骰子声

      从入口处的牌坊而入,人们可在这品尝到各种闽南小吃、购买到各式闽台工艺品

      一段时间以来,人和路曾备受人们的关注。但这种关注度的主要来源,在于它的“乱”。

      据了解,人和路地处厦门的老城区,毗邻鹭江道,全长208米,宽8米,两侧固定店面约90间。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80年代中期之后便成为小商贩的必争之地。各类利益在这里互相碰撞,长时间以来,虽然几经整治但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人和路的管理逐渐成为一个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

      今年6月中旬,一场彻底整治人和路的序幕悄然拉开。经过近半年的努力,如今人和路的面貌已经焕然一新。也正是在几天前,人和路的路面改造工程正式完工。

      不过,这才是人和路美丽变身的第一步——人和路的发展目标是,要成为独具地方特色又具有浓厚闽南文化氛围的商业街。一个简单的例子,今后,相关部门将在人和路上增设若干小木屋,并在每一小木屋旁设置一个大型博饼碗,届时,市民和游客就可全年在此享受博饼的乐趣了。

      据介绍,很快,一场大规模的业态调整将在人和路上展开。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品尝到各式各样的闽南地方小吃,购买到种类繁多的闽台特色工艺品,还能够通过不同形式的雕塑作品,触摸博大精深的闽南文化。

      除此以外,记者了解到,人和路将成为全天候步行街,并将现有入口处的大台阶推平,改设特色牌坊,以吸引游客、提升文化品位。

      大同路:迎来十大特色小吃店

      将呈现“大同人和”石刻、“骑楼人家展览馆”等靓丽景观

      今后,一个“大同人和”的石刻,将成为大同路和人和路之间的一个靓丽景观。文史专家认为,“大同人和”就是闽南文化的一个重要核心。

      大同路毗邻中山路,由于地理位置的相近,长期以来,它总是或多或少地受到中山路的影响。如何保持自身的优势而又不落俗套,是有关专家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根据大同路的景观规划方案,今后这条路上将逐步取消停车,并统一铺设人行道地板砖,以方便人们游览、购物。

      大同路上的“吴再添”小吃店,曾一直成为这条路上的一个重要标志。受此启发,相关部门决定将厦门十大特色小吃店都搬来这里。此外,新马泰等其他各国美食也将在这里“生根发芽”。可以肯定的是,大同路今后将因为沁人的美食清香而更加闻名。

      在此基础上,大同路还将设置能够勾起人们美好回忆的古典风情路灯。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典藏历史文物、再现原味生活”的“骑楼人家展览馆”,也在积极的酝酿当中。

      海滨公园:满足老厦门人戏台情结

      观景台、小木屋、咖啡屋、街头饮水机、休憩座椅等设施方便市民游客的戏曲之旅

      海滨公园濒临大海,是我市环岛景点“珍珠链”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为了使这一景点不落俗套,相关部门认为,应当在这里大力注入厦门的“原味”,打好闽南特色牌。

      据了解,今后在海滨公园,将增设传统戏台、最佳观景台、小木屋、咖啡屋、街头饮水机、休憩座椅等设施,并建设若干免费公厕。

      闽南戏剧文化源远流长,据了解,今后,高甲戏、木偶戏、梨园戏、打城戏都将成为海滨公园的一道独特风景。相关人士表示,在这里设立这个平台,就是为了满足老厦门人的戏台情结。

      吸引的不仅仅是厦门人,还应该是所有外地游客的目光。厦门民俗专家、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彭一万建议,应在改造后鹭江道片区的主要标识上注明中英日韩等多国文字,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其实,这与鹭江片区今后的改造方案正好不谋而合。(记者 王元晖 通讯员 翁振云 文/图)


 

相关阅读